[发明专利]超声波脱附活化活性炭再生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40350.6 | 申请日: | 2006-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3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周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恩民 |
主分类号: | B01J20/34 | 分类号: | B01J20/34;B01J2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6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波 活化 活性炭 再生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节能环保领域,具体地说是利用超声波技术,对采用过虑方法处理含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水的活性炭吸附,在活性炭吸附饱和后进行脱附、活化的再生技术。
技术背景
活性炭作为优良的吸附剂在防治污染环境,工业制程,民生用途等方面已被广泛的使用,且都有相当的成效,然而活性炭在吸附饱和后,一般业者都将其抛弃、掩埋或焚化处理掉,这些使用后吸附有大量有机物质、有害物质的废弃活性炭,若因处理、处置不当,易造成“二次污染”!废弃活性炭在处置上必须慎重。活性炭脱附、活化再生,是指利用超声波装置在不破坏活性炭的前提下,产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将吸附于活性炭微孔的吸附质子、有机物进行剥离,同时打开活性炭微晶、晶隙、碳孔,恢复其吸附性能,达到重复使用的目的,因此,使用科学易行的方法,让其再生回复性能并多次重复使用,就工业减废、防治污染、资源回收而言,不仅可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同时获得良好的社会获益。
目前,公知的活性炭脱附、活化较成熟的技术主要有:用药剂洗脱的化学法,生物再生法,湿式氧化法,高温加热再生法和强制放电再生法等,经常期的应用,这些再生方法均存在一些弊端,具体情况如下:
1、药剂洗脱的化学法
此法活性炭损耗较小,但再生不太彻底,微孔易堵塞,影响吸附性能的恢复率,且多次再生后吸附性能明显降低,化学药剂费用高,二次污染大。
2、生物再生法
仅适用于易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的‘饱和碳’,且分解反应的周期较长,又必须定期更换活性炭,成本较高。
3、湿式氧化法
再生系统附属设施多,需在高温高压下进行,能耗高,操作麻烦。
4、高温加热再生法
对再生设备要求高,需在高温下进行,能耗大,可造成碳粒相互粘连,操作较麻烦,塔外再生,需要大量人力。
5、强制放电再生法
对放电频率要求高,再生温度高,对再生设备要求高,不可以原塔内再生,操作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利用超声波技术,对采用过虑方法处理含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水的活性炭吸附塔,在活性炭吸附饱和后进行脱附、活化的再生技术。
本发明基本原理是:由超声波发生器发出的高频振荡信号,通过换能器转换成高频声波在介质中传播产生剧烈机械振荡,超声波在清洗介质中,疏密相间的向前辐射,形成直射流,使液体湍动而产生数以万计的微小气泡,存在于液体中的微小气泡(空化核)在声场的作用下强烈振动,当声压达到一定值时,气泡迅速增长,然后突然闭合,在气泡闭合时产生冲击波,在其周围产生上千个大气压力,破坏不溶性污物而使迫使它们脱离碳孔游离分散于洗液中,当团体粒子被油污裹着而粘附在炭孔表面时,油被乳化,固体粒子即被脱离,从而达到清洗活性炭表面净化的目的。在脱附、活化的同时加入氧化剂等表面活化溶剂。超声波发生器,由并接的多个超声波发射头组成,在炭塔内构成立体的空间网状结构,层间间隔小于30cm,每组对应间距600cm以上。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大功率工业超声波发生器,扫频主振电路,功率放大驱动电路,匹配电感器件、换能器和反馈电路组成,其特征是:将超声波发射头设置在活性炭吸附塔内或吸附塔外,在常温常压下,超声波发生器产生0.6W/cm2以上的声波密度,在脱附、活化饱和的活性炭时在同一装置内进行动态脱附、活化再生,利用水力的冲洗强化动态脱附、活化效果。
本发明还包括处理不同的水质时,在脱附、活化的同时加入氧化剂等表面活化溶剂,促进有机物分子剥离、分解,提高脱附、活化的效果。超声波发生器并接了多个超声波换能发射头,设置在活性炭吸附塔内部或外部,构成立体的空间网状结构,层间间隔小于30cm,每组对应间距600cm以上。
本发明还包括在于:超声波发射头外壳材料为钢制或不锈钢板材制作,并密封处理。
本发明还包括在于超声波发射方式采用多频方式、扫频方式或它激方式。其优点在于:
1.本项技术实现低能耗原位再生,不需要倒槽脱附活化,无污染,人工少。
2.经活化再生后的活性炭吸附效率优新碳,是新碳的95-130%;活性炭损耗率小于0.3%/次,再生成本低。
3.活性炭使用寿命长,可以循环利用,应用本技术处理有机废水的成本低廉。
4吸附塔内活性炭在水动力作用下,产生漂浮、悬流、湍流,实现活性炭颗粒动态脱附活化,避免超声波辐射的盲区,提高活化再生的均衡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恩民,未经周恩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403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洗碗机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RFID前端网络管理架构及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