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冰蓄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36565.0 | 申请日: | 2006-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9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颖;刘效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D3/02 | 分类号: | F25D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9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冰蓄冷 装置 | ||
1.一种冰蓄冷装置,包括一内部形成蓄冰空间的蓄冰筒、至少一用于流通冷却剂以将进入所述蓄冰空间的媒介液凝固成媒介冰的制冰管道、以及至少三个用于在制成所述媒介冰后流通受冷液以将所述媒介冰融化成所述媒介液的融冰管道,所述制冰管道与所述融冰管道布置在所述蓄冰空间内,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融冰管道在面向所述蓄冰筒的轴心线一侧的管壁上和/或在背离所述蓄冰筒的轴心线一侧的管壁上开设一排射水孔,每排所述射水孔包括沿所述融冰管道轴向分布的至少十个开口方向向斜下方倾斜的射水孔,所述融冰管道内的所述受冷液通过所述射水孔射入所述蓄冰空间内,并在所述各个融冰管道背离所述蓄冰筒的轴心线的一侧与所述媒介冰之间形成顺时针或逆时针涡流,和/或,在所述各个融冰管道面向所述蓄冰筒的轴心线的一侧与所述媒介冰之间形成逆时针或顺时针涡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冰筒底部设有一供水口,所述受冷液与所述媒介冰融化后的所述媒介液混合成低温的供冷液经由所述供水口流出所述蓄冰筒,所述各个射水孔的开口方向与所述融冰管道的横截面之间的夹角为30度~60度,并且所述各个射水孔的开口方向与过所述蓄冰筒的轴心线和所述融冰管道的轴心线的纵截面之间的夹角为30度~60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水孔的直径为所述融冰管道的直径的二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之间,每个所述融冰管道的横截面积大于每个所述融冰管道上所有的所述射水孔面积之和的两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排所述射水孔的中心点位于所述融冰管道的管壁的同一母线上,每排所述射水孔的各个射水孔之间等间隔分布,每排所述射水孔分为两段或者两段以上,每段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射水孔且同段的所述射水孔直径相同,从上到下各段的所述射水孔直径呈级差分布,且位于上段的所述射水孔直径大于位于下段的所述射水孔直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冰蓄冷装置包括等间隔分布在以所述蓄冰筒的中轴线为中心线的同一圆柱面上的4~16根所述融冰管道,每个所述融冰管道上设有两排所述射水孔,一排设置在面向所述蓄冰筒中心轴线的侧壁上,一排设置在背离所述蓄冰筒中心轴线的侧壁上,所述射水孔的轴向间距为所述射水孔直径的一倍以上,每个所述融冰管道面向所述蓄冰筒的轴心线一侧的管壁上的每个射水孔开口方向相对所述融冰管道的圆周面向逆时针方向倾斜,每个所述融冰管道背离所述蓄冰筒的轴心线一侧的管壁上的每个射水孔开口方向相对所述融冰管道的圆周面向顺时针方向倾斜。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管道为制冰盘管,所述冰蓄冷装置包括在所述蓄冰筒的径向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层制冰盘管,所述至少三个融冰管道轴向等间隔分布在所述两层制冰盘管之间的间隙内。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冰管道的上端分别与一上集箱连通,所述上集箱进一步与一进水口连通,所述低温供冷液经制冷终端向外界制冷后变成高温回水,所述高温回水即为所述受冷液,所述高温回水经所述进水口与所述上集箱分别进入各个所述融冰管道。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冰蓄冷装置进一步包括一融冰旁通机构,所述融冰旁通机构包括一分别与所述融冰管道的下端连通的下集箱、旁路管道以及用以开闭所旁路管道的电磁阀,所述旁路管道连通所述下集箱与所述供水口。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射水孔的开口方向与所述融冰管道的横截面之间的夹角为30度~60度,并且所述各个射水孔的开口方向与过所述蓄冰筒的轴心线和所述融冰管道的轴心线的纵截面之间的夹角为30度~60度,其中,每排所述射水孔分为两部分,位于上部的射水孔直径是3~5毫米,位于下部的射水孔直径是2~4毫米,所述融冰管道的直径是DN20~DN40毫米。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蓄冰筒的底部装有集水管,所述集水管上开有若干个用于汇聚所述供冷液的小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3656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