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弹簧钢带削边精度稳定性的方法和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32129.6 | 申请日: | 2006-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0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李辉;彭飞舟;郭喜如;谭建;李栋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泰嘉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15/02 | 分类号: | B23D15/02;B23D33/00;B23D35/00;B21C47/26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马强 |
地址: | 410200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弹簧钢 带削边 精度 稳定性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簧钢带加工方法和设备,进一步是指一种提高弹簧钢带削边精度稳定性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弹簧钢带成型后,还要将钢带两侧边加工为特定尺寸并使边缘光滑、无毛刺,该加工过程通常由削边机完成。传统的切削机,切削机构只采用一组切削刀盒,被切削钢带经过切削刀盒切削后直接收卷到收料盘上。由此带来的技术缺陷有:(1)在切削中,刀具磨损速度快,容易产生崩刀、烧刀现象,导致其切削质量不稳定;(2)钢带在切削后直接和收料盘连接,随着收料盘不断收卷钢带而使盘体直径越来越大、张力不恒定,导致收料收不齐而且钢带会在刀刃刃口部位上下波动,使切削出来的钢带产生波纹,圆角变化大,切削质量不稳定,使用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提高弹簧钢带削边精度稳定性的方法和设备,它可大大提高对钢带削边的切削精度及稳定性,延长刀具使用寿命,并显著提高削边加工生产效率。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所述提高弹簧钢带削边精度稳定性的方法为,待削边弹簧钢带从料辊上放出并经过削边机上对应设置的两个刀盒之间的切削区域,所述对应设置并分别位于钢带两侧的两个刀盒中所装刀片相应对待削边钢带的两边进行切削,其特征在于,在钢带运行方向依次设置三至四个由所述对应设置的两个刀盒组成的刀盒组而由此对待削边钢带同步进行三至四次分量切削,其中各次切削的切削量根据加工要求确定并可进行调整;切削后的钢带经过一个胀紧机构而使运行在该胀紧机构与所述切削区域之间的钢带保持恒定的相对高度和平稳运行,以提高对钢带削边的切削精度稳定性,通过所述胀紧机构的钢带再向前运行,卷绕到收料盘上。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实现上述提高弹簧钢带削边精度稳定性方法的设备,包括设有刀盒组的削边机和收料盘,所述刀盒组由两个相对安装在有钢带通过的切削区两侧的刀盒组成,其技术特征是,所述刀盒组沿钢带运行方向设有三至四组,在所述削边机与收料盘之间设有由两个安装高度不同的胀紧轮组成的胀紧机构,且所述胀紧轮的轮周表面设有耐磨的磨擦材料层。
参照附图,以下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待削边弹簧钢带21从料辊(图中未画出)上放出并经过削边机1上对应设置的两个刀盒2之间的切削区域19(参见图),所述对应设置并分别位于钢带两侧的两个刀盒2中所装刀片相应对待削边弹簧钢带21的两边进行切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簧钢带21运行方向依次设置三至四个由所述对应设置的两个刀盒2组成的刀盒组20而由此对待削边钢带同步进行三至四次分量切削(参见图4,其为四次切削),其中各次切削的切削量根据加工要求确定并可进行调整;切削后的弹簧钢带21经过一个胀紧机构3而使运行在该胀紧机构3与所述切削区域19之间的弹簧钢带保持恒定的相对高度和平稳运行,以提高对所述钢带削边的切削精度稳定性,通过所述胀紧机构3的弹簧钢带21再向前运行,卷绕到收料盘4上。
参见图1和图2,所述设备包括:设有刀盒组20的削边机1和收料盘4,所述刀盒组20由两个相对安装在有弹簧钢带21通过的切削区域19两侧的刀盒2组成,所述刀盒组20沿弹簧钢带21运行方向设有三至四组,在所述削边机1与收料盘4之间设有由两个安装高度不同的胀紧轮22、23组成的胀紧机构3,且所述胀紧轮22、23的轮周表面设有耐磨的磨擦材料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泰嘉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泰嘉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321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测镭射纸的菲林及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A型口蹄疫亚单位疫苗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