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放式空调压缩机轴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30288.2 | 申请日: | 2006-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5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沈大兹;潘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兹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伟奇 |
地址: | 200241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放式 空调 压缩机 轴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压缩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开放式空调压缩机的轴封装置。
背景技术:
开放式空调一般在大客车上使用很多,其压缩机目前普遍采用的制冷剂为R134a,由于该制冷剂可以溶解于润滑油,所以很容易从压缩机缸体的密封处泄漏出来,尤其是从压缩机曲轴端部的密封处泄漏出来,因此开放式空调压缩机轴端密封装置的性能优劣与压缩机的泄漏有着密切的关系。以改进压缩机的轴封装置来克服泄漏问题是业内人士长期以来不断努力实践的途径。
目前常用的开放式空调压缩机轴封装置的一般结构见图1示意图。图示开放式空调压缩机的曲轴01贯穿在缸体02内且轴架于密封地固定在缸体02端部的前盖03上,该前盖03上固定有一静环05,曲轴01上套设有一动环04,在前盖03与静环05之间以及曲轴01与动环04之间各设置有防止泄漏的静环密封圈07和动环密封圈06,安装在曲轴01上的单螺旋弹簧08向动环04施加一对外的力,使该动环04和静环05以其相对的环面紧密地贴合,从而使润滑油和制冷剂不能通过其间的贴合面09并沿曲轴01与静环05间的缝隙泄漏至外部。当空调压缩机运转时,缸体02内的润滑油和制冷剂受到动环密封圈06、静环密封圈07和贴合面09的密封作用而无法泄漏出去。在三处密封环节中,动环04和静环05之间贴合面09的密封效果是最关键也是最难控制的,其原因是动环密封圈06和静环密封圈07构成的是静止的密封面,所以比较容易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而在空调压缩机运转时,动环04随曲轴01旋转,静环05却在前盖03上静止不动,因此这样一动一静两个环之间的贴合必须异常地紧密才能达到理想的密封效果。同时动环04和静环05之间的贴合面09除了紧密度的要求以外,还有润滑的要求,这就更增加了其达到理想密封效果的难度。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空调压缩机运转时弹簧08受到曲轴01旋转的扭力,并进一步将之传递到动环04,因此弹簧08对动环04不仅施加一个向前的推力,而且还施以一个旋转扭力,于是当曲轴01旋转时,弹簧08对动环04的推力受到了扭力的干扰,因而难以保持其对于动环04的随动,也就难于保证压缩机运转过程中动环04与静环05的贴合紧密度,从而导致泄漏。
为了克服上述弹簧08在旋转中的扭力所导致的贴合面09不密封的缺陷,于是出现了如图2所示的目前密封效果较好的压缩机轴封装置。图示公知的开放式空调压缩机的轴封装置设置于压缩机的缸体1’、曲轴3’和前盖19’之间,其包括有轴封01’、止推环4’和泄油道17’。所述前盖19’密封地固定在缸体1’的端部,曲轴3’贯穿在缸体1’内且轴架于前盖19’上。所述止推环4’被卡箍于曲轴3’上的压簧5’固定于曲轴3’上且紧贴地止推于缸体1’的端面,以防止曲轴3’的轴向窜动;再请参阅图3,该止推环4’的止推面上开设有若干径向油槽20’,该径向油槽20’可容流用以对旋转的止推环4’和静止的缸体1’之间接触面进行润滑的润滑油。所述轴封01’包括有轴封外壳6’、单螺旋弹簧8’、挡板11’、动环密封圈12’、动环13’、静环14’和静环密封圈15’;轴封外壳6’套设于曲轴3’的外周并通过轴封外壳螺钉7’将其固定在曲轴3’上,动环13’设置于轴封外壳6’的端部,其与曲轴3’之间设置有动环密封圈12’以便防止泄漏;静环14’固定于前盖19’上,其内端面与动环13’的外端面相贴合,曲轴3’穿置于静环14’的内环孔中,静环14’与前盖19’之间设置有静环密封圈15’以便防止泄漏;挡板11’套设在曲轴3’上且位于动环13’的内端侧,单螺旋弹簧8’套设在曲轴3’上且位于轴封外壳6’的内腔中,其外端部顶压挡板11’并进而推抵动环13’向外,使该动环13’与静环14’紧密地贴合形成用以防止泄漏的密封面18’。所述曲轴3’的轴心内开设有相互连通的轴向的主油道9’和径向的进油通道10’,该进油通道10’开口通向轴封外壳6’的内腔,在轴封外壳6’的内壁上开设有轴向的油道喷口24’,该油道喷口24’的开口通向动环13’和静环14’之间的密封面18’。一唇形密封圈16’套于曲轴3’的外周且设置在前盖19’的外端侧,以起密封作用。所述泄油道17’设置于前盖19’和缸体1’的下部,其一端通向位于轴封01’上静环14’的外端、唇形密封圈16’的内端的前盖19’与曲轴3’之间的间隙25’处,其另一端连通设于缸体1’下部的集油腔22’,用以引导沿曲轴3’轴端泄漏出来的润滑油,集油腔22’的壁上设有放油螺塞21’。缸体1’的上部开设有连通前盖19’内腔和缸体1’内腔的返回孔2’,以引导润滑油回流缸体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兹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兹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302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湿度中央控制仪
- 下一篇:隔板及具有该隔板的电脑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