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质能转化炉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017154.7 | 申请日: | 2006-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4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延韬;张士博;刘长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延韬 |
| 主分类号: | C10B53/02 | 分类号: | C10B53/02 |
| 代理公司: | 四平市新时代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石岱 |
| 地址: | 136000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质能 转化 | ||
1.一种生物质能转化炉,其特征在于:该转化炉包括反应器驱动装置(1)、穹顶窑式加热炉(3)、回转式反应器(4)、螺旋进料装置(8)、可燃气体回收利用装置(12)、烟尘处置装置(14)、自动操纵控制显示装置(16)、螺旋出料装置(17),所述的回转式反应器(4)上带有反应器驱动装置(1)、并通过靠反应器支撑(6)支撑固定,回转式反应器(4)穿过穹顶窑式加热炉(3)、并设置在其中,在回转式反应器(4)的两端设置有螺旋进料装置(8)和螺旋出料装置(17),可燃气体回收利用装置(12)和烟尘处置装置(14)设置在穹顶窑式加热炉(3)上,自动操纵控制显示装置(16)连接转化炉的上述各部件,完成设定的操纵控制调节指令,同时完成显示记录和打字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能转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穹顶窑式加热炉(3)被设计成普通穹顶窑式结构形式,采用原煤燃烧加热方式,回转式反应器(4)采取倾斜12°角度贯穿通过穹顶窑式加热炉(3)的燃烧室(22)方式安装其中;在穹顶窑式加热炉(3)的下部,设计有可升降式炉箅(5),带有与配套通风机相联接的进风口(20)、出渣口(21);在加热炉的上部,设计有排烟口(15),与烟尘处置系统(14)相联接;在穹顶窑式加热炉(3)的燃烧室(22)内,设计有可燃气体喷咀(13),与可燃气体回收利用装置(12)联接;穹顶窑式加热炉(3)的外壳由普通钢板焊成,内衬耐火保温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能转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转式反应器(4)被设计成两端均全敝开的圆筒形,在回转式反应器(4)内壁上设计安装了螺旋叶片(2);回转式反应器(4)的进料端与螺旋进料装置(8)相联接,靠带气锁装置的密封进料斗(9)封闭隔氧;回转式反应器(4)的出料端与螺旋出料装置(17)相联接,靠带气锁装置的密封出料斗(18)封闭隔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能转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进料装置(8)与回转式反应器(4)的进料端相联接;在进口处设置安装了带气锁装置的密封进料斗(9),在上部设计有排气口(11)与可燃气体回收利用装置(12)相联接;在螺旋进料装置(8)中,还设计安装了螺旋推送器(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能转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燃气体回收利用装置(12)设置有带逆止阀的单向进气口与设在螺旋进料装置(8)上的排气口(11)相联接,设置有可燃气体排放口与设在穹顶窑式加热炉(3)燃烧室内的可燃气体喷咀(13)相联接,设置有冷凝水排放口(10)与配套设施循环蓄水池相联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能转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操纵控制显示系统(16)选配国内已有成熟技术的由计算机、HMI软件、编程控制器、变频器等组成的系统组件,连接转化炉的所有工作部件及相应的显示器、传感器、反应器等,完成设定的操纵控制调节指令,同时完成显示记录和打字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能转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出料装置(17)与回转反应器(4)的出料端相联接;在出料口处设计安装了带气锁装置的密封出料斗(18);在螺旋出料装置(17)中还设计安装了螺旋推送器(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延韬,未经李延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1715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