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过滤装置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80051251.1 | 申请日: | 2005-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2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扬·因戈尔夫·克里斯蒂安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因戈尔夫·克里斯蒂安森 |
主分类号: | B01D39/16 | 分类号: | B01D39/16;B65H54/02;B65H55/04;D02G3/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柳爱国 |
地址: | 挪威阿*** | 国省代码: | 挪威;NO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 装置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制造用于净化含有颗粒污染物的流体的过滤装置的方法。
汽车工业存在石化制品颗粒污染物的问题,这些制品用于润滑和不同的动力传递装置,如液压装置、齿轮、阀等等。这些污染物在0.5μm-30μm的范围内会引发特殊问题,在情况下,通常由纸或纤维素构成的全流过滤器不起作用或非常昂贵。
因此一个目的是提供专门用于污染的油产品的过滤器。根据由专利权利要求中所述的特征限定的本发明的过滤器实现了该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过滤器由特殊纺织纱线制成,该纺织纱线具有不同的(天然的和合成的)织物的特殊混合物,并将其以特定控制的硬度阻力(hardnessresistance)结合一定的卷绕角度和卷绕方式卷绕成筒管。过滤器具有中空且带孔的圆筒形硬芯,该硬芯由金属或复合合成材料制成并且纺织纱线卷绕在其上。
这些织物和卷绕方式的组合可以以下述方式调节,即,制得的过滤器能够捕集选定尺寸及更大尺寸的颗粒。
将筒管做成圆筒形芯水平放置并使纱线与竖直轴线成角度地进行卷绕。
在圆筒形带孔金属芯上卷绕一片密织的织物并使其一次性覆盖所述芯。然后再卷绕上纱线。
卷绕过滤器以便在一定的流动压力下被过滤的液体介质在穿过过滤介质时将间隔地遇到更大和更少的阻力。
这种效果可以通过改变卷绕阻力(硬度)和卷绕角度来获得。在卷绕过程中,和不同的卷绕角度一样,可以在疏松和紧密的卷绕间变化和交替。
对于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下述方式是典型的,其包括四个操作:
在第一操作中,以双向30度铺设4层,
在第二操作中,以双向40度铺设5层,
在第三操作中,以双向35度铺设9层,
在第四操作即最后操作中,以单向15度铺设12层并且对于每层以50度转移回去。
随后以相同的方式重复第一至第四操作。
在筒管卷绕机器中进行卷绕,该机器为此配备有专门的控制器和调节器。
由于不同织物和纤维对颗粒具有不同的捕集和固着能力,通过使用某些不同的织物材料和纤维,在混合这些织物时能够改变过滤效果。
对于用于石化制品的过滤器中的织物混合物,已经证明下述规格是有效的而且是优选的:
棉 58.00%
亚克力(Acryl) 16.00%
亚麻 11.50%
聚酯 11.50%
聚酰胺 2.00%
醋酸酯(Acetate) 0.60%
纤维胶(Viscose) 0.40%
如上所述的安装在薄金属罐或锡罐中的卷绕的织物过滤器(筒管)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用于过滤的制品。安装在罐中的根据本发明的过滤器也是独特的。将这样的过滤器放入尺寸高达过滤器的锡罐中然后封闭。由于罐体充当了外壳,这意味着不再需要过滤器外壳,它将被拧到蒸馏室上。过滤器和过滤器壳体呈现为一个单元。
与现有技术中的过滤器解决方案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过滤器解决方案具有较低的价格,特别是相对于其同时具有精细的过滤质量并且能固着捕获的大量颗粒这两方面独一无二的性能而言。对用户来说,本发明的过滤器易于处理、安装和替换,原因在于其与传统过滤器相比具有较少的部件,即仅有一个部件。
与其它所有已知的过滤器相比,已经证明本发明的过滤器具有大的过滤能力。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 一种将纺织纱线卷绕在过滤器筒管上以用于过滤石化制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下述操作卷绕到中空且带孔的圆筒形芯上,在第一操作中,以双向30度角卷绕4层,在第二操作中,以双向40度角卷绕5层,在第三操作中,以双向35度角卷绕9层,在第四操作即最后操作中,以单向15度角卷绕12层并且对于每层以50度角转移回来,重复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操作,使用的纱线包括58%的棉、16%的亚克力、11.5%的亚麻、11.5%的聚酯、2%的聚酰胺、0.6%的醋酸酯和0.4%的纤维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因戈尔夫·克里斯蒂安森,未经扬·因戈尔夫·克里斯蒂安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512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