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节生物活性的双特异性结合剂无效
申请号: | 200580049292.7 | 申请日: | 2005-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3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U·B·尼尔森;B·M-·舍贝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里麦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9/395 | 分类号: | A61K39/395;C12P2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余颖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生物 活性 特异性 结合 | ||
1.一种调节靶细胞上靶分子的一种或多种生物活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提供一种双特异性结合剂,所述双特异性结合剂具有与所述细胞表面上第一靶分子的解离常数(“Kd”)至少为10-7M的第一结合结构域和与所述细胞表面上第二靶分子的亲和力比所述第一结合结构域的Kd低至少10倍的第二结合结构域;其中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靶分子各具有生物活性,所述活性相同或不同;和
(b)在允许第一和第二结合结构域分别结合第一和第二靶分子的条件下使所述双特异性结合剂与所述靶细胞接触,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靶分子的结合调节所述靶分子的一种或多种生物活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特异性结合剂包含两种抗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体是双抗体、直接连接或通过接头连接的两条单链Fv、二硫键稳定的Fv或其组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靶细胞是癌细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靶分子是肿瘤相关性抗原、细胞因子受体或生长因子受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靶分子是受体酪氨酸激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靶分子选自:ErbB3、ErbB4、FGF受体1-4中的任何一种、HGF受体、IGF1-R、PDGF、受体α和β以及C-KIT。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结构域对第一靶分子的Kd为10-8-10-12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合结构域对第二靶分子的Kd比所述第一结合结构域对第一靶分子的Kd低至少20倍。
10.一种在具有靶细胞和非靶细胞的生物体中调节靶细胞上靶分子的一种或多种生物活性的方法,其中,所述靶细胞在其外部具有第一靶分子并在其外表面具有第二靶分子,且其中,(i)所述第一和第二靶分子不共享共有配体,(ii)所述第一靶分子在所述靶细胞表面上的丰度比也携带第二靶分子的非靶细胞表面上的丰度高至少10倍,和(iii)所述第一靶分子和所述第二靶分子各具有生物活性,所述活性相同或不同,所述方法包括:
(a)提供一种双特异性结合剂,所述双特异性结合剂具有与第一靶分子的Kd至少为10-7M的第一结合结构域和与第二靶分子的Kd比所述第一结合结构域的Kd低至少10倍的第二结合结构域;和
(b)在允许第一和第二结合结构域分别结合第一和第二靶分子的条件下使所述双特异性结合剂与所述靶细胞接触,
其中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结合结构域的所述结合分别调节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靶分子的一种或多种生物活性。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特异性结合剂包含两种抗体。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体是双抗体、直接连接或通过接头连接的两条单链Fv、二硫键稳定的Fv或其组合。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靶细胞是癌细胞。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靶分子是肿瘤相关性抗原、细胞因子受体或生长因子受体。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靶分子是受体酪氨酸激酶。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靶分子是ErbB3(HER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FGF受体1-4中的任何一种、HGF受体、胰岛素受体、PDGF受体α或β、C-KIT、或ErbB4。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第一结合结构域对第一靶分子的Kd为10-8-10-12M。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合结构域对第二靶分子的Kd比所述第一结合结构域对第一靶分子的Kd低至少20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里麦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梅里麦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929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 下一篇:防丢失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