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氧化碳的液化方法及二氧化碳回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580048799.0 | 申请日: | 2005-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3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阿部俊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部俊广 |
主分类号: | F25J1/00 | 分类号: | F25J1/00;C01B31/2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贵亮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碳 液化 方法 回收 装置 | ||
1.一种二氧化碳的液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容器内供给二氧化碳或含有二氧化碳的气体的同时,向该容器内供给液体氮,在该容器内进行二氧化碳和液体氮的热交换,从而使二氧化碳液化。
2.一种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
能够将液化二氧化碳存储于底部的密封容器;
可旋转地设置于该容器内,且吸引空气后利用离心力将二氧化碳分离并压缩聚集于外周侧,同时,使该分离后压缩聚集的二氧化碳与液体氮一同由设置于外周的多个喷射口喷射到上述容器内,在该容器内进行二氧化碳和液体氮的热交换,从而使二氧化碳液化的中空状的旋转体;
使该旋转体旋转的驱动部;
与上述旋转体连通、将被吸引的空气冷却的同时导通该空气的空气导通部;
将上述旋转体不需要的气体排出的排气部;
设置于上述旋转体内、能够将上述液体氮由上述旋转体的喷射口进行喷射、喷出到该旋转体内的液体氮喷出体;
向该液体氮喷出体供给液体氮的液体氮供给部;以及
将在上述容器内液化且存储于上述容器底部的液化二氧化碳取出的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旋转体的内壁上设有通过旋转将空气进行离心压缩的叶片。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液体氮供给部设有,回收并压缩通过上述容器而汽化的氮的气体压缩机、和将通过该气体压缩机而压缩的氮进行冷却液化的冷凝器;并且将通过该冷凝器而液化的液体氮再次供给到上述液体氮喷出体从而将氮循环利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冷凝器构成为,利用来自上述排气部的排气来进行风冷。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冷凝器构成为,利用通过上述容器而冷却的冷水来进行水冷。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说的旋转体可旋转地收容于容器内;
该旋转体的上部设有开口,在上述容器的上部立设有被上述旋转体的开口密封且连通的筒状的塔体;
所说的空气导通部设有设置于上述塔体内的空气导通管,该空气导通管在上端具有空气流入的空气流入口,同时,在下端具有向上述容器内开口且空气流出的空气流出口;
所说的排气部设有,在上述塔体内形成于上述空气导通管外侧的排气通道;
所说的液体氮供给部设有,设置于上述空气导通管内、向上述液体氮喷出体进给液体氮的液体氮进给管。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说的旋转体可旋转地收容于容器内;
该旋转体的上部设有开口,在上述容器的上部立设有被上述旋转体的开口密封且连通的筒状的塔体;
所说的空气导通部设有设置于上述塔体内的空气导通管,该空气导通管在上端具有空气流入的空气流入口,同时,在下端具有向上述容器内开口且空气流出的空气流出口;
所说的排气部设有,在上述塔体内形成于上述空气导通管外侧的排气通道;
所说的液体氮供给部设有,回收并压缩通过上述容器而汽化的氮的气体压缩机、和将通过该气体压缩机而压缩的氮进行冷却液化的冷凝器;
将通过该冷凝器而液化的液体氮再次供给到上述液体氮喷出体从而将氮循环利用;同时,
所说的冷凝器设有,设置于上述塔体的外周、在上部具有与上述排气通道连通且排气流入的排气流入口的同时、在下侧具有排气流出的排气流出口的中空状的风冷体,和设置于该风冷体内、使来自上述气体压缩机的氮流通的热交换管;
进而,所说的液体氮供给部设有,设置于上述空气导通管内、向上述液体氮喷出体进给液体氮的液体氮进给管。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说的塔体的上方形成有塔顶;
所说的空气导通部设有,设置于上述塔顶的塔顶内侧、且在该塔顶的檐口具有进气口,同时,与上述空气导通管的空气流入口连通的空气通道;
所说的液体氮供给部的液体氮进给管,也配设于上述空气通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部俊广,未经阿部俊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879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长型扳手结合结构
- 下一篇:频道运行装置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