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独立型氢制造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580047368.2 | 申请日: | 2005-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1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奥山良一;山本好浩;芦田胜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 |
主分类号: | H01M8/06 | 分类号: | H01M8/06;H01M8/04;H01M8/10;C01B3/32;C25B1/02;C25B9/08;C25B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雒纯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独立 制造 系统 | ||
1.一种独立型氢制造系统,其特征为,其至少具备构成氢制造装置的氢制造电池、用于运转所述氢制造装置的辅助机器以及用于向所述辅助机器供给电能的燃料电池,所述氢制造装置是通过分解含有有机物的燃料来制造含氢气体的装置,其具有隔膜、在所述隔膜的一个面上设置的燃料极、向所述燃料极供给含有有机物和水的燃料的装置、在所述隔膜的另一面上设置的氧化极、向所述氧化极供给氧化剂的装置、从燃料极侧产生含氢气体并导出的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型氢制造系统,其特征为,所述氢制造装置是不具有由所述氢制造电池向外部导出电能的装置和由外部向所述氢制造电池施加电能的装置的开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型氢制造系统,其特征为,所述氢制造装置具有以所述燃料极为负极以所述氧化极为正极向外部导出电能的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型氢制造系统,其特征为,所述氢制造装置具有以所述燃料极为阴极以所述氧化极为阳极由外部施加电能的装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型氢制造系统,其特征为,组合使用由下列三种氢制造装置中选择的两种以上的氢制造装置:不具有由氢制造电池向外部导出电能的装置和由外部向所述氢制造电池施加电能的装置的开路的氢制造装置,具有以所述燃料极为负极以所述氧化极为正极向外部导出电能的装置的氢制造装置,以及具有以所述燃料极为阴极以所述氧化极为阳极由外部施加电能的装置的氢制造装置。
6.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独立型氢制造系统,其特征为,代替全部或者部分由所述燃料电池向所述辅助机器供给的电能,将由具有向所述外部导出电能的装置的氢制造装置所导出的电能供给所述辅助机器。
7.如权利要求1~5任何一项所述的独立型氢制造系统,其特征为,所述燃料电池为直接甲醇型燃料电池。
8.如权利要求1~5任何一项所述的独立型氢制造系统,其特征为,所述燃料电池是以由所述含氢气体得到的氢为燃料的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独立型氢制造系统,其特征为,具有储存用于供给所述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的所述氢的储氢罐。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独立型氢制造系统,其特征为,不对由所述氢制造装置所产生的所述含氢气体进行冷却而供给所述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型氢制造系统,其特征为,所述氢制造装置的所述燃料极和所述氧化极之间的电压为200~1000mV。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独立型氢制造系统,其特征为,所述氢制造装置的所述燃料极和所述氧化极之间的电压为300~800mV。
1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独立型氢制造系统,其特征为,所述氢制造装置的所述燃料极和所述氧化极之间的电压为200~600mV。
14.如权利要求3或13所述的独立型氢制造系统,其特征为,所述氢制造装置中,通过调整所述导出的电能来调整所述燃料极和所述氧化极之间的电压和/或所述含氢气体的发生量。
1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独立型氢制造系统,其特征为,所述氢制造装置的所述燃料极和所述氧化极之间的电压为300~1000mV。
16.如权利要求4或15所述的独立型氢制造系统,其特征为,所述氢制造装置中,通过调整所述施加的电能来调整所述燃料极和所述氧化极之间的电压和/或所述含氢气体的发生量。
17.如权利要求1~4任何一项所述的独立型氢制造系统,其特征为,所述氢制造装置中,通过调整所述燃料极和所述氧化极之间的电压来调整所述含氢气体的发生量。
18.如权利要求1~4任何一项所述的独立型氢制造系统,其特征为,所述氢制造装置中,通过调整所述氧化剂的供给量来调整所述燃料极和所述氧化极之间的电压和/或所述含氢气体的发生量。
19.如权利要求1~4任何一项所述的独立型氢制造系统,其特征为,所述氢制造装置中,通过调整所述氧化剂的浓度来调整所述燃料极和所述氧化极之间的电压和/或所述含氢气体的发生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杰士汤浅,未经株式会社杰士汤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736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粗轧机入出口的反喷集管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抗冲刷阀门内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