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制房屋的墙板上部的补强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580047293.8 | 申请日: | 2005-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1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 发明(设计)人: | 村桥喜满;藤内繁明;河合良道;田中浩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E04B1/24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建全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制 房屋 上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板厚为1mm左右的薄板轻型钢构成的框架和结构用面材不使用焊接连接和螺栓连接、而使用自攻螺钉连接而构筑的钢制房屋的墙板上部的补强结构。
背景技术
从前,在受到地震等的水平力作用时,作为提高钢制房屋的墙板的刚性、以及水平屈服强度的手段,在提高墙板自身的刚性、水平屈服强度的同时,对墙板脚部的地脚螺栓和双头螺栓来说也要求用于对增大的轴向力进行抵御的补强。
例如,在特开2002-70175号公报提出了如下的技术方案:对于钢制房屋,能够提高水平阻力的钢制房屋的耐力墙用的压板金属件、以及使用它的门型框架结构等。
而且,从前,在受到地震等的水平力作用时,作为提高钢制房屋的墙板的水平阻力的手段,并不存在约束墙板上部转动的解决手段。
但是,墙板在高度方向多层重叠时,当在受到地震等的水平力作用的场合,倾翻力矩叠加,墙板脚部的地脚螺栓和双头螺栓受到的轴向力过大。作为其对策,被考虑的是,为了降低墙板变形而使墙板的刚性提高,增加使墙板固定在基底等上的地脚螺栓和双头螺栓的个数等,但这样的对策会影响到用于构筑钢制房屋的成本,而且房屋整体的层间变形角也过大,产生不能满足建筑标准法所规定的极限值的问题。
特别对于实现3层以上的钢制房屋结构,对地脚螺栓和双头螺栓产生的很大的轴向力的处理、以及层间变形角的抑制,成为很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墙板之间的开口部上部的补强结构,其能够实现低成本的3层以上的钢制房屋结构,该房屋结构在由于地震等而受到水平力作用时,能够降低作用于墙板脚部(即下部)的轴向力、并提高房屋整体的水平刚性、且降低层间变形角。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第1发明的特征在于:在钢制房屋的墙板上部的补强结构中,将在钢制房屋的墙板之间的开口部上部配置的分界梁与由薄板轻型钢构成的补强分界梁平行地整体连接。
第2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1发明的钢制房屋的墙板上部的补强结构中,将上述分界梁的两端和相邻接的分界梁的端部通过剪切板连接。
在钢制房屋的墙板上部的补强结构中,通过将在钢制房屋的墙板之间的开口部上部配置的分界梁与由薄板轻型钢构成的补强分界梁平行地整体连接,能够提高分界梁的弯曲刚性,在受到地震等的水平力作用时,能够降低施加在墙板脚部的轴向力。
而且,在上述钢制房屋的墙板上部的补强结构中,通过将上述分界梁的两端和相邻接的分界梁的端部通过剪切板连接,能够约束墙板上部的转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钢制房屋的墙板之间的开口部上部结构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钢制房屋的墙板之间的开口部上部结构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现有技术的钢制房屋的墙板上部结构的图。
图4(a)是表示现有技术的分界梁的连接的图。
图4(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分界梁的连接的图。
图5(a)是表示现有技术的钢制房屋的墙板上部受到水平力作用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5(b)是表示现有技术的钢制房屋的墙板上部受到水平力作用时在墙板中产生的力矩分布的图。
图6(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钢制房屋的墙板上部受到水平力作用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6(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钢制房屋的墙板上部受到水平力作用时在墙板中产生的力矩分布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现有技术的钢制房屋的墙板上部结构的图,在由薄板轻型钢形成的墙板之间的上部配置的1个由薄板轻型钢2形成的分界梁1通过压板金属件(ホ一ルダウン)(未图示出来)和地脚螺栓5而固定在由薄板轻型钢形成的墙板4上,将由2个薄板轻型钢的翼缘相互对接而成的压缩补强材3在构成分界梁1的薄板轻型钢2内纵向地配置。在现有的技术中,分界梁1由1个薄板轻型钢2形成,因此在通过压缩补强材3固定在墙板4上时,压缩补强材3的端部的一部分与地板的面材9直接接触,为了防止嵌入到地板的面材9中,在上下配置由薄板形成的带板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72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阀芯内部进出水的水龙头
- 下一篇:移相横向剪切干涉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