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绳索配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580039233.1 | 申请日: | 2005-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1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 发明(设计)人: | 埃斯科·奥兰科;乔马·穆斯塔拉蒂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力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11/00 | 分类号: | B66B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景刚;王冉 |
| 地址: | 芬兰赫*** | 国省代码: | 芬兰;FI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绳索 配置 | ||
1.一种配有曳引机(6)和提升绳索(12)的电梯中的电梯绳索配置结构,在此电梯中,所述提升绳索(12)沿着导轨(2)移动电梯轿厢(1),且所述提升绳索(12)设置成从所述曳引机(6)走向所述电梯轿厢(1)上的至少一个转向滑轮(18/18a),在绕过它之后,所述提升绳索(12)设置成经由电梯竖井上部中的至少两个转向滑轮(19/19a和20/20a)走向电梯轿厢上的第二转向滑轮(21/21a),在绕过它之后,所述提升绳索(12)被引向下一目的地,其特征在于,在电梯轿厢导轨(2)的顶端处有固定和支承装置,所述装置至少包括基本上相同长度的支承梁件(8,9),支承梁件在其第一端处固定于电梯竖井的前壁或建筑物的外壁,所述各梁件配置成沿水平方向伸向各导轨(2)并固定于导轨(2),使得相对于各导轨(2)的固定点位于支承梁件(8,9)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处于距第二端某一水平距离处;其中所述电梯轿厢的导轨(2)之间的铅直平面位于至少一个转向滑轮(19,19a,20,20a)和电梯竖井的前壁或建筑物的外壁之间,以及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转向滑轮(19,19a,20,20a)设置在离开所述导轨(2)之间的铅直平面的某一距离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索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距离配置成使得由悬吊造成的力被尽可能居中地分配于电梯轿厢的各导轨(2)。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绳索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承梁件(8,9)的第二端用基本上刚硬的支承构件(10)彼此连接,转向滑轮(19,20)在支承梁件(8,9)的第二端附近固定于支承构件的两端。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绳索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梯轿厢(1)上的转向滑轮(18,21)固定于基本上位于电梯轿厢上部上的轿厢吊架(7)。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索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梯竖井上部中的转向滑轮(19a,20a)在从上方观看时基本上彼此对称地位于各导轨(2)的导轨直线的不同两侧上,而电梯轿厢上的转向滑轮(18a,21a)位于电梯轿厢(1)的各侧壁上并在从上方观看时基本上彼此对称地位于各导轨(2)的导轨直线的不同两侧上。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绳索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梯配有对重(4),而绳索(12)配设成首先从其基本上锚定在竖井上部中的第一端(13)走向对重(4)上的转向滑轮(15),绳索设置成从转向滑轮(15)经由锚定在电梯竖井上部中的转向滑轮(16)返回到对重(4)上的转向滑轮(17),绳索设置成从转向滑轮(17)走向锚定在电梯竖井上部中的曳引机(6)的牵引绳轮(22),提升绳索(12)设置成从牵引绳轮继续走向电梯轿厢(1)上的至少一个转向滑轮(18/18a),在绕过转向滑轮(18/18a)之后,提升绳索(12)设置成经由电梯竖井上部中的至少两个转向滑轮(19/19a和20/20a)走向电梯轿厢上的第二转向滑轮(21/21a),在绕过第二转向滑轮(21/21a)之后,提升绳索(12)设置成继续走向电梯竖井上部中的锚定固定点(14),提升绳索的第二端固定于该锚定固定点(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力股份公司,未经通力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3923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腔构件
- 下一篇:人体系统优化运行调节品-分离净化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