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摩托车伸缩雨伞无效
申请号: | 200520052148.6 | 申请日: | 2005-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85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德平 |
主分类号: | B62J17/00 | 分类号: | B62J17/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郭立中 |
地址: | 413000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摩托车 伸缩 雨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专用雨具。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摩托车雨具基本为两种:一种是塑料雨衣,它使用广泛,携带方便,但使用起来不太方便:穿戴麻烦,穿上后骑车人感觉不舒服,挡雨效果也不是很好,容易弄湿衣裤,所以塑料雨衣不能很好地满足骑车者的需求;另一种是摩托车雨伞,它是一种雨伞结构,只不过是被变型加长了,能够覆盖摩托车全身,它是被一翘起的部件固定在摩托车车架的前端,从而根据需要来拆装,这种雨伞的挡雨效果好,并且不会束缚骑车者,使用者很喜欢。但它也存在一个很大的弱点:不能随车携带。因此机动性不强,遇上突然下雨,要返回存放地点取用。伞的存放及保管问题也特棘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摩托车雨具或是挡雨效果不佳或是携带不便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便携式伸缩雨伞。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该便携式摩托车伸缩雨伞包括龟板、支骨座、撑骨座、前支柱、后支柱等部分,龟板的外侧为两根圆管,两根圆管内安装有可在圆管中伸缩运动的门型小管,龟板的内侧为两根滑槽;支骨座可在滑槽内滑动,支骨座上安装有可将伞布支起的支骨;撑骨座上安装有对支骨进行支撑的撑骨;支骨座与撑骨座之间通过连杆连接并可折叠在一起;前支柱的上端安装在龟板前端底部,前支柱的下端可拆卸式安装在摩托车前车架上;后支柱的上端安装在龟板后端部,后支柱的下端可拆卸式安装在摩托车后车架上,后支柱上安装有尾支骨及尾撑骨,前支柱与后支柱均可与龟板平行叠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在撑开使用时与现有的摩托车雨伞形状一样,但收缩存放时长度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不用时可将其存放在摩托车的座位下,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撑开时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收缩时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龟板1、支骨座2、撑骨座3、前支柱4、后支柱5等部分,龟板1的外侧为两根圆管6,两根圆管6内安装有可在圆管中伸缩运动的门型小管7,龟板1的内侧为两根滑槽8;支骨座2可在滑槽内8滑动,支骨座2上安装有可将伞布支起的支骨9;撑骨座3上安装有对支骨9进行支撑的撑骨10;支骨座2与撑骨座3之间通过连杆11连接并可折叠在一起;前支柱4的上端安装在龟板1前端底部,前支柱4的下端可拆卸式安装在摩托车前车架上;后支柱5的上端安装在龟板1后端部,后支柱5的下端可拆卸式安装在摩托车后车架上,后支柱5上安装有尾支骨12及尾撑骨13,前支柱4与后支柱5均可与龟板1平行叠合在一起。
下面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支骨座2分上中下三部分,上为伞帽14,用于固定伞布收口,中部为支骨槽15,支骨9都安装在上面,下部为滑口16,滑口16前端有连杆轴17,用于连接连杆11,撑骨座3为大半月型,圆弧侧边有撑骨槽18,用于安装撑骨10,上面后端有连杆轴17,连接连杆11的另一端,前端有直立孔19,用于安装对龟板1进行支撑的龟板撑20。
支骨和撑骨各8根,其中前端各6根,尾端各2根,在前端支骨的中部设有小卡21。
前支柱4为可折叠式圆柱,上端安装在龟板前端的第一根连接铁片处,活动连接,可旋转,下端为开合件22,开合件22固紧于摩托车前车架上(根据不同车型安装在不同位置)开合件可根据需要把前支柱从车架上取下和装上。
后支柱5上部与内管连接管相套合,后部两根尾支骨12安装在后支柱上端的角部,后支柱5的合并主干上安装有可顺其滑动的套筒23,其两侧安装有两根尾撑骨13,尾撑骨13的另一端与尾支骨12中部关节相连,当套筒23在主干上向上滑动时,支骨将会被撑起,此时套筒会被小卡卡住,反之则收下。后支柱下端用开合件22固定在后车架上,使伞撑开后能直立并稳定,稳固,而且后支柱可根据需要设计为可伸缩的内外管结构,以调节伞的高度。
装配及运动关系:
把支骨9的一端用细丝系在支骨座2上的支骨槽15中,另一端系在伞布的缝合角上,撑骨10一端安装在撑骨座3的撑骨槽内,另一端则用滑动件安装在支骨上,再把支骨座及撑骨座各部件相连后,把支骨座的滑口16装入滑槽8内,这样伞骨及撑骨座就可随着支骨座的来回滑动而来回滑动,在滑槽8的前端设有小卡21,当支骨座运动至滑槽前端时,被小卡卡住并固定下来。在门型小管7套入圆管6后,圆管6的后端也设有小卡21,当门型小管7被拉出至最长位置时被小卡21卡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德平,未经张德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200521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玻璃基板的光阻清除设备
- 下一篇:半导体制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