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种萃取磷酸的新型液态萃取剂及其萃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101986000006453 | 申请日: | 1986-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03909B | 公开(公告)日: | 1989-04-19 |
| 发明(设计)人: | 赵廷仁;李应麟;易绍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 代理公司: | 华中师范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华;张昌旭 |
| 地址: |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萃取 磷酸 新型 液态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盐酸酸解磷矿所得酸解液中萃取分离磷酸用的新型液态萃取剂C6101-C6121。其化学组成是环己醇(C6H12O)40-64%,环己酮(C6H10O)35-60%,轻质油0.1-0.6%。该萃取剂来源丰富,对磷酸萃取能力强,选择性较好,易于回收,化学性能稳定,毒性和腐蚀性很低,复用性好,常温下不凝固,可在常温下或略高于常温下进行萃取操作,整个工艺过程简单。用该萃取剂分离而得的磷酸产品其主要技术指标达到或接近食品级,为合理利用中、低品位磷矿生产精细磷化工系列产品-如食品添加剂、净化剂、饲料磷酸盐等提供了氯的途径。
本发明属于从盐酸酸解磷矿所得酸解液中,萃取分离磷酸之用的新型液态萃取剂。
用盐酸分解磷矿,其酸解液以有机溶剂进行萃取,而将氯化钙等杂质遗留在水相中,从而达到将磷酸与其它杂质分离的目的。这是近代磷酸及磷肥工业中的一种新工艺。盐酸酸解磷矿溶剂萃取法,虽在国际上已有应用,但其技术大多以专利形式发表,而且很多问题仍处在探索和提高阶段,特别是最佳有机萃取剂的筛选是一广阔的研究问题。盐酸分解磷矿溶剂萃取法,已见报导的萃取剂主要有:
(1)C4-C5脂肪醇如正丁醇、异戌醇等〔U.S.Patent No.I,929441,929442,B.Helferich,U.Baumann,Chem.Ber.85461(1952),Brit.Patent No.805517,Israel.Patent No.9660,9539,Brit Chem.Eng.4.223(1959),ж.хнм.35.No1,190(1962),36,No8,1702-1710(1963),37,No,4,874-880(1964)〕
(2)二异丙醚和磷酸三丁酯复合萃取剂〔Chem·Eng·Prog,78,No.3,35-39(1982)〕
(3)环己烷一类的氧化了的环烷烃,甲基环己烷,环己醇,甲基环己醇〔U.S.Patent No.1968544(1934)〕。
(4)硫醚〔U.S.Patent No.2443915(1950)〕
(5)甲醇,乙醇,丙酮,四氢呋喃等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U.S.Patent No.4108957(1978),No.4141958(1979),C·E·P·174,No11,6265(1979),Ger·Patent No.884358(1956)〕。
(6)S34E〔化肥工业(1)(1984)〕。
(7)DBSO(二丁基亚砜)〔化工学报(4)(1982)〕。
上述已见报道的七种类型的萃取剂,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问题:①来源不丰富。如DBSO很多国家尚未生产。②在水中溶解度较大,回收率不高;③价格较昂贵;④常温下发生凝固现象或粘度较大,需添加稀释剂,或操作温度较高;⑤对磷酸的分配系数和对杂质的分离因子不够大。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缺点,从石油化工产品(VCC法制造己内酰胺生产线中的中间产品)中筛选和配制成的一种由环己醇与环己酮为主体的新型液态萃取剂。其代号为〔C0101-C0121〕。
本新型液态萃取剂的组成为:环巴醇〔C6H12O〕40-64%,环己酮〔C6H10O〕35-60%,轻质油0.1-0.6%,其最佳配比为环巴醇〔C6H12O〕53.52%环己酮〔C6H10O〕46.35%,轻质油0.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师范大学,未经华中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6000006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