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防伪酒瓶盖无效
申请号: | 02230552.1 | 申请日: | 2002-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5298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8 |
发明(设计)人: | 徐荣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立方 |
主分类号: | B65D55/02 | 分类号: | B65D55/02;B65D49/00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上虞市百官***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防伪 酒瓶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防伪酒瓶盖,属液体容器用保护性及防止重复使用的封口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酒瓶盖均为单一的螺旋型结构,致使酒瓶可重复使用而产生假冒伪劣产品,现有的防伪酒瓶盖一般采取将酒瓶盖结构设计复杂化、增大仿制难度等措施,但由于结构设计上的差异仍难以达到理想的防伪效果,同时又易造成将瓶盖安装到瓶口上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防伪效果好的一次性防伪酒瓶盖。
本实用新型为一次性防伪酒瓶盖,包括盖体,固定套,置于盖体内带外螺纹的连接盖,连接盖的下部固定于固定套上,其特征在于盖体的底部还设有带内棘齿的扭断圈,所述扭断圈与盖体之间由连接点连接,所述连接盖上还设有与扭断圈上的内棘齿配套的外棘齿。使用时,将带盖体的固定套嵌压到酒瓶口上,逆时针旋转盖体,使盖体带着扭断圈相对于连接盖向外旋转,由于扭断圈上的内棘齿和连接盖上的外棘齿相互啮合不能旋转,迫使扭断圈与盖体在连接点上断开分离;继续拧开盖体,酒瓶内的酒液就可以从连接盖的缺口处倒出。
所述的盖体可由外壳和带内螺纹的内盖构成,内盖上的内螺纹与连接盖上的外螺纹互相啮合,所述扭断圈可置于内盖底部。所述扭断圈上内棘齿的端部可与内盖底部相连构成连接点。所述的扭断圈可由独立两个半圈构成。
所述外壳内壁上还可设有止推凸圈,所述内盖外壁上还可设有与止推凸圈配套的止推凹槽。所述外壳内壁上还可设有止转条,所述内盖外壁上还可设有与止转条配套的止转槽。
所述连接盖内还可设有内塞。所述内塞与连接盖之间还可设有活动阀门。
所述固定套内还可设有止推板。所述固定套内还可设有止转径。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带扭断圈的内盖嵌入外壳内并与连接盖螺纹啮合后,使扭断圈上的内棘齿与连接盖上的外棘齿互相啮合,使外壳与带扭断圈的内盖、连接盖、内塞、固定套形成酒瓶盖整体,当带内盖的外壳相对于连接盖旋转时,迫使扭断圈与内盖在连接点断开并分离,即使酒瓶盖报废;而连接盖与内塞之间的活动阀门则具有防回灌的作用;另外,固定套内止推板和止转径的设置使固定套与瓶口互相嵌合,保证酒瓶盖和酒瓶形成一个整体,如要将酒瓶盖与酒瓶分离,则须同时破坏固定套和酒瓶口,避免了酒瓶及其酒瓶盖的重复使用,具有理想的防伪效果。本实用新型能与各种酒瓶配套使用,尤其能明显提高名优特酒的品位和防伪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半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分解结构半剖视图;
图3为图2所示A-A面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带内盖2的外壳1、置于内盖2内的连接盖3、置于内盖2底部的扭断圈12、置于连接盖3内的内塞5、置于连接盖3下部的固定套6、置于连接盖3与内塞5之间的活动阀门4等构成,固定套6上部与连接盖3下部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
扭断圈12上设有内棘齿15和与内盖2相连的连接点16,扭断圈12由独立的两个半圈构成(如附图3所示),以便在内盖2拧开时更方便地使扭断圈12断开分离。
连接盖3上部设有外螺纹13,下部设有与扭断圈12上的内棘齿15配套的外棘齿14。
外壳1内壁设有止推凸圈7和止转条8,内盖2外壁上设有止推凹槽9和止转槽11,止推凸圈7和止推凹槽9互相嵌合,止转条8和止转槽11互相嵌合,保证了内盖2在外壳1内一旦嵌合后,既不会打转,又不会被拔出。内盖2内还设有与连接盖3上的外螺纹13配套的内螺纹10。
固定套内还设有止推板17和止转径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立方,未经叶立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305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率磁阻电机
- 下一篇:一种人造金刚石合成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