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基加固现浇桩、墙施工多功能一体机无效
申请号: | 02219218.2 | 申请日: | 2002-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5321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汉龙;马晓辉;高玉峰;顾长存;庞有师;彭劼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1/00 | 分类号: | E02D11/00;E02D5/18;E02D5/3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鸥 |
地址: | 21009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基 加固 现浇桩 施工 多功能 一体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施工机械,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地基加固的现浇桩、墙且多功能的一体化机。
背景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作出之前,在对公路、水利、交通、市政和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进行加固的过程中,通常使用的有桩基、粉喷桩、强夯法和超载预压等方法和机械。上述每种加固技术都有它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粉喷桩造价低,但施工质量难以控制,检测费用高且加固深度有限。
强夯法针对透水性较强的软弱土的加固效果比较明显,但对软粘土就非常不适用,特别是对沿海地区的粘土及软淤泥质土的加固就受到了很大限制。
超载预压技术由于软弱地基土的强度很低,存在路堤的稳定性问题,因而不能快速加载,制约了工程进度,影响工程投资的经济性;另外,超载预压需要额外土方,在平原地区将会多占用耕地,破坏环境。
桩基,在加固软土地基的使用中因为施工速度较快,可大大缩短工期,加固处理深度较其它方法更深,适宜于多种地质条件,可明显增加路基的稳定性,减少地基的沉降,所以长期以来无论在建筑工地还是在道路工程中,都普遍采用实心混凝土桩,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减小变形,这其中包括现场灌注混凝土桩和预制桩。现场灌注混凝土桩由于混凝土的用量并未减少,其造价并未得到根本降低,而预制桩造价更高于现场灌注混凝土桩。由此,又发展了预制混凝土管桩,虽然其单方混凝土承载力较实心混凝土桩有了较大提高,但同样需要在工厂预制,还要配置钢筋以便于运输和打设,因而其加固成本较高。
除上述情形外,对堤防、土坝及地基防渗加固中,目前通常使用的有抓斗成槽造墙技术、射水法成槽造墙技术、多头小直径水泥搅拌桩技术及地基插塑膜技术等方法。这些技术具有形成连续的薄壁防渗墙等优点,但存在着开槽需要泥浆护壁,对地基和环境影响较大,多头小直径水泥搅拌桩技术的施工质量非常不易控制,插塑技术存在着回填土密实度差,并且塑料薄膜易受环境和动物破坏等严重缺陷。
除上述缺陷外,对地基加固需要采用管桩技术和方法,就要使用一种机械或设备;对堤防、土坝及地基进行防渗加固就需要另一种机械或设备;采用素混凝土桩、CFG桩、砂桩或碎石桩等在地基中沉模,就要使用另一种机械或设备。每种机械或设备功能单一,以及机械或设备的更换,造成工期延长,工程造价增加,而且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设计一种能够适应于多种情形的多功能,能进行现浇桩、墙,也能进行砂桩、碎石桩等应用的一体化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备基础与龙门支架下端连接,龙门支架上部内下接振动头,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振动头下部连接地基沉模结构,地基沉模结构上部外侧设置进料斗,地基沉模结构下部连接活瓣桩靴结构,地基沉模结构下部内外侧设置成模润滑造浆器。
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地基沉模结构是内外套管空腔结构。
其又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地基沉模结构是矩形薄壁钢箱结构。
其再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地基沉模结构是圆形钢管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在于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缩短了工期,减少了抗拔力、磨擦阻力,提高了效率,既可用于地基加固,又可用于堤坝防渗加固,也可适用于素混凝土桩、 CFG桩、碎石桩和砂桩等,实现了一机多功能,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独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内外套管空腔结构的正面立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图1的侧面立体图。
图3-图1中I-I剖面图。
图4-图1中局部放大图。
图5-本实用新型包括矩形薄壁钢箱结构的侧面立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6-图5中G-G剖面图。
图7-本实用新型包括圆形钢管结构的正面立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8-图7中K-K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设备基础1与龙门支架2的底部下端固定连接,龙门支架2上部内下接振动头3,进料斗7设置内外套管空腔结构4(本例中地基沉模结构为内外套管空腔结构4)上部外侧,进料斗7连接混凝土分流器8,混凝土分流器8对应于内外套管空腔结构4腔体内侧上部,振动头3下部固定连接内外套管空腔结构4的上端,该内外套管空腔结构4采用钢质材料制成,具有相当的硬度和强度,内外套管空腔结构4睛端内、外侧设置成模润滑造浆器6,形成内、外环,又在内外套管空腔结构4下部外管上连接设置活瓣桩靴结构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192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霍尔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圆盘给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