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镜框与镜腿的连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2219050.3 | 申请日: | 2002-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5346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05 |
发明(设计)人: | 林瑞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亚东眼镜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C5/14 | 分类号: | G02C5/1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361009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镜框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眼镜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镜框与镜腿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塑胶(或板材)制眼镜的镜框与镜腿之间的连接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镜框1与镜腿2的连接处一体成型相互配合的铰链3’,如图5所示,通过螺钉4’与铰链3’配合,将镜框1与镜腿2直接枢接在一起,另一种则是在镜框1与镜腿2的连接处分别形成槽5’,将金属铰链6’埋设在槽5’中,如图6所示,借助此螺钉4’与铰链6’配合,将镜框1与镜腿2枢接在一起。这两种连接方式一经成型,镜框1与镜腿2之间的夹角就被固定,无法改变,镜腿2不能更换,只能适合特定的使用者,无法适合更多脸形的使用者,而且,后种方法的金属铰链6’埋设时,若温度、压力及时间控制不当,极易出现溢胶,影响产品的品质,并且金属铰链6’与槽5’之间的配合不能完全吻合,使金属铰链6’易脱落,容易造成镜框1与镜腿2分离,也影响产品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框与镜腿的连接装置,以便更换镜腿来适合更多脸形的使用者。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框与镜腿的连接装置,以确保眼镜产品的品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镜框与镜腿的连接装置,在镜框与镜腿的连接处分别形成插孔和连接座,铰链的一端形成插柱,恰好固定插置在插孔中,铰链的另一端形成连接块,恰好通过螺钉与连接座固定。
上述插孔呈梯状,插柱则呈倒梯状,借助其倒梯状与梯状结构的配合,插柱牢固地插置在插孔中。
上述插孔上另外开设通孔,插柱上对应此通孔则形成螺孔,螺钉穿过通孔螺入螺孔中,令插柱牢固地插置在插孔中。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借助铰链来连接镜框与镜腿,而且铰链与镜框或镜腿的连接是通过插柱与插孔的配合来实现,所以,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需要更换镜腿,从而改变镜框与镜腿之间的夹角,适合更多脸形的使用者;并且,本实用新型避免采用埋设法固定铰链,铰链固定更牢固,确保了眼镜产品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分解图;
图1A是图1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组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组合示意图;
图5是习用品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习用品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镜框与镜腿的连接装置,适合于用塑胶(或板材)制成的镜框1和镜腿2的连接。
其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是在镜框1与镜腿2的连接处分别形成梯状插孔11和连接座21,当然,插孔11和连接座21的位置也可以更换,即插孔11形成在镜腿2上,连接座21形成在镜框1上。
配合图1A、2所示,铰链3的一端形成倒梯状插柱31,通过挤压恰好插置在梯状插孔11中,借助其倒梯状与梯状结构的配合,令铰链3牢固地固定在镜框1上。铰链3的另一端形成连接块32,恰好通过螺钉4与连接座21固定。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也是在镜框1与镜腿2的连接处分别形成插孔11和连接座21,插孔11上另外开设通孔12。配合图4所示,铰链3的一端形成插柱31,插柱31上对应通孔12则形成螺孔33,螺钉4穿过通孔12螺入螺孔33中,令插柱31牢固地插置在插孔11中,使铰链3牢固地固定在镜框1上。铰链3的另一端形成连接块32,恰好通过螺钉4与连接座21固定。
上述铰链3可以是单铰链,也可以是双铰链,图1-2所示的是单铰链,图3-4所示的是双铰链。
总之,本实用新型是借助铰链3来连接镜框1与镜腿2,而且铰链3与镜框1(或镜腿2,但本文未做说明)的连接是通过插柱31与插孔11的梯状配合或螺钉4亦或梯状配合和螺钉4同时运用来实现,故,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需要更换镜腿2,从而改变镜框1与镜腿2之间的夹角,适合更多脸形的使用者;并且,本实用新型避免采用埋设法固定铰链3,铰链3固定更牢固,确保了眼镜产品的品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亚东眼镜企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亚东眼镜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190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