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雾油烟净化器无效
申请号: | 02213228.7 | 申请日: | 2002-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5351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奥林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2 | 分类号: | B01D47/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东峰 |
地址: | 361012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雾 油烟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烟洗涤净化装置,尤其是一种水雾油烟净化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油烟净化设备,大致分为机械式、湿式、静电式、复合式这四类。机械式油烟净化设备的净化效率容易下降且设备的系统增大;湿式油烟净化设备阻力大、气水分离结构复杂、体积大、容易产生二次污染;静电式油烟净化设备的极板容易沾染上大量灰尘,如不及时清理,难以达到排放标准要求,也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复合式油烟净化设备是上述三种原理串联组合的产品,由于设备投资过大及运行费用过高而难以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湿法的油烟净化设备,它由净化室、风机、除尘器、气水分离器、浮球阀、溢流口组成,采用负压运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雾发生器和油水分离器,
①水雾发生器为一锥状罩体,上窄下宽,锥面上分布若干小孔,上端与进气管连接,下端置于净化室内的液面上;
②油水分离器为一容器,其内有一弯管,一端作为出水口,另一端置于油水分离器底部,出水口上方还设有一出油口;为达到较好的使用效果,本实用新型设定出油口与出水口的高度比为1.1~1.3∶1。
风机安装在净化器顶部,也可以另外单独安装,并向外抽气;其下是气水分离器,防止水雾被排出;再往下则是油烟进气管,进气管出口向下且出口处连接水雾发生器;净化器底部的净化室内盛水,并以浮球阀控制水位;溢流口可使浮于水面上的含油杂质及水溢出至油水分离器。
为了方便清洁,在油水分离器内油脂与水层的分离高度(出水口与出油口之间)上,还设置有一放油阀,底部设置有一排水阀,放油阀用以把已分离的残余油脂排出,排水阀用以将油水分离器内的水排干;净化室底部也设有一个同样作用的排水阀。
当含油烟的气体以一定的风速从进气管进入后,通过水雾发生器进入净化室内,在水雾发生器的阻碍作用下,气体的动能把水雾发生器内部水封的水充分雾化,此时,净化室内出现翻滚的液面、密集的水雾及水帘,含油烟、杂质及颗粒的气体,在同翻滚的液面、水雾、水帘接触、碰撞、穿行过程中,其中的油烟气及其它颗粒与水雾、液膜充分接触,并与之结合,形成较重较大的液滴落下,在净化室液面上形成浮油,从而达到洗涤净化的目的。
由于浮球阀自动控制进水,保持水封位置不变,所以,收集下来的含杂质浮油,经溢流口进入油水分离器。因油水比重不同,进入油水分离器的油脂浮于水面上,且出水口的进水端置于水面下,油脂不会由出水口溢出,当浮油层达到设计的出油口高度后,油脂从出油口自行溢出流入收集瓶,而浮油层下的水经出水口由软管引入排水沟。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需进行保养,运行费用低,能高效地捕集0.5微米以下的颗粒,净化效率能稳定在≥94%,工作时内部的水不放流,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附图1——净化器结构示意图附图2——水雾发生器结构示意图附图3——油水分离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风机,2为气水分离器,3为水雾发生器,4为浮球阀,5为溢流口,6为油水分离器,7为弯管,8为出油口,9为放油阀,10为排水阀;附图2为水雾发生器3的放大示意图,附图3为油水分离器6的放大示意图。h1为出油口高度,h2为出水口高度。
具体实施例:
如附图1所示,在净化器内,风机1安装在顶部,并向外抽气;其下是气水分离器2,防止水雾被排出;再往下则是油烟进气管,进气管出口向下且出口处连接水雾发生器3;净化器底部的净化室内盛水,并以浮球阀4控制水位;溢流口5可使浮于水面上的含油杂质及水溢出至油水分离器6。
如附图2所示,水雾发生器为一锥状罩体,上窄下宽,锥面上分布若干小孔,上端与进气管连接,下端置于净化室内的液面上;
如附图3所示,油水分离器为一容器,其内有一弯管,一端作为出水口,一边置于油水分离器底部,出水口上方还设有一出油口;为达到较好的使用效果,本实用新型设定出油口与出水口的高度比h1∶h2=1.1~1.3∶1。
为了方便清洁,在油水分离器内油脂与水层的分离高度(出水口与出油口之间)上,还设置有一放油阀8,底部设置有一排水阀9,放油阀8用以把已分离的残余油脂排出,排水阀9用以将油水分离器内的水排干;净化室底部也设有一个同样作用的排水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奥林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奥林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132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