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药枕无效
申请号: | 02202783.1 | 申请日: | 2002-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5233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04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敏;翁美玲;朱亚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文敏;翁美玲;朱亚中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A61M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颈椎病的新型药枕,特别是涉及以吸附了多种中草药提取物的茶叶和川芎为枕芯的凹形药物颈枕。
颈椎病是在颈段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因长期伏案工作、遭受外伤劳损、睡眠姿势不当或感受风寒所致的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常常可能发生颈椎间盘突出、韧带钙化及骨质增生等退行性病变,从而刺激或压迫颈椎肌肉、神经、血管甚至脊髓等组织,致使病人出现颈部强直、肩臂麻木、头痛眩晕等症状。有证据表明,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与局部组织微循环障碍及局部营养供应不足有直接关系。因此,活血化瘀、驱风散寒、解肌通络,对于改善颈部微循环,进而缓解椎病症状及延迟疾病进程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治疗颈椎病,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头部牵引、颈围固定、理疗和使用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1、B12)及舒血管药物等。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械疗法逐渐被人们接受和认知,已相继出现了许多用于防治颈椎病及相关疾病(如头痛、面瘫等)的枕具。例如,中国专利96213162号公开了一种凹形充气颈枕,该颈枕为双层软质密封结构,充气后枕于颈部,以使颈部得到积极休息和保健。中国专利97116775号公开了以多种活血化瘀、散风止痛天然药物为枕芯材料的药物颈枕,该药枕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防治颈椎病的功能。然而,迄今为止尚未见关于综合颈枕和药枕的新型枕具的报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药枕,特征在于所说的药枕整体正面观是呈凹形的,其由一个枕用时接触使用者颈部的中间接颈部分和一个与之相连贯的左、右两侧翼部分组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特征在于所说的凹形药枕的长度为35-45cm,宽度为15-25cm,充填枕芯材料后厚度为2.5-5c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特征在于所说的凹形药枕由两侧翼突出部分(I)和中间的接颈部分(II)组成,其中两侧翼部分的长和短径分别为15-25cm和8-12cm;中间接颈部分的长和短径分别为19-21cm和8-12c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特征在于所说的凹型药枕的枕芯材料为吸附了中药水提取物的茶叶和川芎的2∶1混合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特征在于所说的凹形药枕可以单独使用或置于长方形普通枕头内使用。
图1显示本实用新型药枕的外形结构图。
图2显示本实用新型药枕的正视图。
图3显示本实用新型药枕的左和右翼部的侧视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枕用于防治颈椎病的、以吸附了活血通络、开窍止痛中药提取物的茶叶和川芎为枕芯材料的医用药枕,特征在于所说的药枕是凹形的,其由一个枕用时接触使用者颈部分和与之相连贯的左右两侧翼部分组成。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说药枕的长度为35-45cm,宽度为15-25cm,且充填枕芯材料后的厚度为2.5-5cm。其中两侧翼部分(图2,I)为竖长方形,其长径为15-25cm,短径为8-12cm;中间接颈部分为横长方形,其长径为19-21cm,短径为8-12cm。
可使用棉布或化纤布缝制本实用新型的枕头外套,并在其中填充吸附了丹参、威灵仙和透骨草提取物的茶叶与川芎的2∶1(w/w)混合物。
可按煎煮中药的常规方法制备包括丹参、威灵仙和透骨草在内的中药的水提取物。进一步加热浓缩后,将所得到的浓缩液与红茶和中药川芎的2∶1(w/w)混合物充分搅拌混合,然后于大约25-40℃的环境温度下自然风干,从而得到用作本实用新型药枕之枕芯材料的,吸附了中药提取物的茶叶与川芎的2∶1(w/w)混合物。
充填枕芯内容物后,药枕的大小基本上如前所述,厚度一般为2.5-5cm,最好为3-4cm,并且其侧面观如图3所示。
使用中,当使用者仰卧时,颈部枕于本实用新型药枕的接颈部分,头颅后枕部延着药枕接颈部分的外侧弧形下降,以致使整个头颅被凹型药枕中央凹入部分包围,且左、右和下部均可接触到药枕各部分的内侧弧形下降缘。同样,当使用者侧卧时,其颈部侧面完全枕着于本实用新型药枕的接颈部分上,头颅恰好处于凹形药枕的凹入部分中,且左、右和下部均可接触到药枕各部分的内侧弧形下降缘。
本实用新型的药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其装入内含少量常规枕具充填物的常规枕头内使用,但常规枕套内含物厚度(即本实用新型药枕凹入突缺部分的厚度)一般不应超过2cm,而且本实用新型药枕上侧面(即接颈部分的表面层)应是与常规枕套的上层直接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文敏;翁美玲;朱亚中,未经赵文敏;翁美玲;朱亚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027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护型液压动平衡阀门压力检测机床
- 下一篇:具有枕中枕结构的托头护颈型睡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