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快速进给的棘轮扳手无效
| 申请号: | 02202150.7 | 申请日: | 2002-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5186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30 |
| 发明(设计)人: | 林翌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坤智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13/46 | 分类号: | B25B13/4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任永武 |
| 地址: | 台湾省台南市安***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进给 棘轮 扳手 | ||
(1)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棘轮扳手,特别涉及一种不受一紧固件所处环境的局限,而可快速旋动所述紧固件的可快速进给的棘轮扳手。
(2)背景技术
以往扳手在使用时需要相当大的旋转空间来驱动如螺帽或螺杆等的紧固件,使用者往往需要在扣上及脱离紧固件的动作间来回往复旋动操作。为了改善以往扳手的缺点,如图1所示,有部分业者设计出一种棘轮扳手1,所述棘轮扳手1是通过一制动装置来使使用者可以在一定的空间内不必进行脱离结合件的动作,仅需直接来回反复地扳动棘轮扳手即可带动一螺帽或一螺杆螺动,以螺杆为例,螺杆在进行结合作用时可分成两阶段,第一阶段是将螺杆缓慢地旋入一螺孔内而位于一未紧迫状态,第二阶段则是开始用力旋紧螺杆使其可紧迫欲紧固的工件,然而,碍于紧固件所处环境空间的限制,例如:在汽车引擎室内部,其可供旋动的角度往往很小,因此,操作以往棘轮扳手1时必须多次且反复地扳动扳手1,始能完成第一阶段将螺杆送入螺孔内直到接近紧迫状态,例如:若可供扳手旋动的角度为30度,则让螺杆植进一个螺距,使用者需将扳手往复扳动12次,才能让螺杆转足一圈,此种操作方式不但费时且需要相当多次反复扳动扳手1,因此,如何让使用者在有限的操作空间下能够更迅速地使用棘轮扳手1便成为有待改善的课题。
(3)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让使用者迅速地使用,且不受操作空间影响的可快速进给的棘轮扳手。
本实用新型可快速进给的棘轮扳手,用于旋动一紧固件,此可快速进给的棘轮扳手包括一本体、一可旋动但止逆地被组装于安装座上的卡掣装置、一与被动轮单向制结来改变卡掣装置止逆方向的制动装置、一旋动装置以及一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本体具有一握杆,及一设置于握杆一前端部的安装座,握杆具有一沿其一中心轴线延伸的通孔,安装座具有一与通孔连通的安装室,卡掣装置包括一组装于安装座的安装室内的被动轮,及一与被动轮一体设置的卡掣件,旋动装置具有一轴装于握杆的通孔内的传动杆,及一用来驱动传动杆旋转的旋杆,传动杆具有相远离的第一、二端部,第一端部是靠近安装座,第二端部是靠近握杆的一后端部,旋杆组装在传动杆的第二端部,传动装置具有一装设于传动杆第一端部的第一组件,及一设置于卡掣装置上的第二组件,第二组件是被第一组件啮合而可连动。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4)附图说明
图1是以往棘轮扳手的一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快速进给的棘轮扳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3是一组合局部剖视图,显示图2中一制动装置的第一、二压块相对一卡掣装置的一棘轮的组合卡抵状况,其中,卡掣装置是可以顺时针方向旋转。
图4是类似图3的另一状态图,显示制动装置的第一、二压块相对卡掣装置的棘轮的卡抵状况,其中,卡掣装置是可以逆时针方向旋转。
图5是较佳实施例的一平面图,显示制动装置的一枢摆块组装于一安装座的一底板上,其中,枢摆块位于底板上相对一旋推块的相反侧。
图6是较佳实施例一沿一握杆长度方向剖视的组合侧向剖视图,显示一传动装置的第一、二组件的啮合状况。
(5)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可快速进给的棘轮扳手2一较佳实施例是通过一套筒21用来旋动一紧固件20,此可快速进给的棘轮扳手2包括一本体3、一卡掣装置4、一制动装置5、一旋动装置6以及一传动装置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坤智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坤智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021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齿组装可调式金刚石铣刀
- 下一篇:绞车电机能耗制动刹车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