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腹腔镜手术伤口的两用缝合器无效
申请号: | 02201639.2 | 申请日: | 200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5161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16 |
发明(设计)人: | 郭启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镜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国平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腹腔镜 手术 伤口 两用 缝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腹腔镜手术伤口的两用缝合器。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所称腹腔镜手术,指一种于患者腹部开三道小切口,供腹腔镜以及手术刀可分别由切口穿入,且腹腔镜另一端连结有萤幕,以提供呈现手术刀与内脏间的相关位置;又腹腔镜手术于开刀前,须预先于患者腹部充入二氧化碳,而于真皮组织与内脏之间形成一空气层,且手术完成后,必须再将空气层抽出;而后,再以穿设有肉线的线针及钩针,以外八字形刺入伤口表层(因外八形缝合的伤口愈合后,才会与表皮皮肤呈平滑状,以避免于伤口部位产生肉瘤),再于伤口部位行缝合的步骤。
然而,人体的皮肤构成由真皮S、下表皮S1暨外表皮S2所组成,而具有相当的厚度,而因为腹腔镜手术的伤口小,且线针与钩针又必须以外八字形刺入(其外八的倾斜度不易控制),所以当医生欲缝合伤口时(须穿入、穿出皮肤),因医生双手直接捏持线针与钩针,以外八字形刺入手部与针体之间,并无任何可推抵针体往前或后拉的辅助力,导致手部拿捏不易,而造成伤口的缝合困难度增加;若勉强缝合,则有10%的机率再于腹腔内产生二氧化碳,而造成疝气的危险,此时即必须于伤口完全复合后,再开一次刀,藉以将腹腔内的二氧化碳抽出,如此,不仅造成患者须多痛一次,亦必须再次面对手术失败的危险;
是以传统腹腔镜手术于手术完成后,医生一般直接于伤口部位贴上医用胶带,让伤口自行复合,以避免患者造成疝气而须再次开刀的危险;然而此种方式,不仅愈合较慢,伤口容易发痒,且伤口愈合后,皮肤不会平滑,而会于伤口部位产生肉瘤,而造成外观上的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腹腔镜手术伤口的两用缝合器,其由底端设有十字状嵌合槽的针线定位座、以及顶部设有嵌位片的辅定器所组成;藉由该辅定器顶端的嵌位片卡掣于针线定位座底端的嵌合槽内,且针线定位座上的导针孔具有外倾斜度的结构特征,以提供针体可稳定以外八字型穿入患者的伤口;又藉由该针线定位座的导针孔间距,具有12MM与15MM两种规格,藉此,辅定器可分别以嵌位片对合于水平与垂直方向的嵌合槽内,使得辅定器的导位槽可分别对合于不同间距的导针孔,以提供较大伤口(15MM)与较小伤口(12MM)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腹腔镜手术伤口的两用缝合器,藉由该辅定器的导位槽底端透空的部位,恰可形成一供辅定器两侧内靠的夹持空间,藉此,当线针与钩针经针线定位座的导针孔导位,而呈外八字状刺入伤口周缘,欲进行缝合时,可预先将该辅助针体穿入定位的整组缝合器抽出,再配合以两组乾净的辅定器分别夹持于线针与钩针上,以提供辅助手部与针体的捏持、且藉由辅定器的导位槽上方非透空的部位,恰可形成推抵针体前进的顶抵部,使得医生行缝合操作时,手部与针体之间具有推抵针体往前或后拉的辅助力,据以达到伤口缝合容易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腹腔镜手术伤口的两用缝合器,包含有针线定位座,其底端设有十字状嵌合槽,又嵌合槽两侧设有由上往下向内呈微倾的导针孔,又两相对的导针孔之间距分别呈12MM与15MM的规格;嵌设于针线定位座底端的辅定器,由底部往顶部略微扩张,又辅定器顶端往两侧凸伸有嵌位片,且嵌位片恰分别以水平与垂直两种角度嵌入针线定位座呈十字形状的嵌合槽中,又辅定器另两侧端设有底端透空的导位槽、且导位槽底端透空的部位则形成一供辅定器两侧内靠,而恰夹持针体的夹持空间。
本实用新型在于还提供一种腹腔镜手术伤口的两用缝合器,该针线定位座上方卡制有软质上盖,又针线定位座于环缘部位设有供上盖卡掣定位的对正凸点,并配合上盖于对合针线定位座的对正凸点处设有卡抵凹槽,而该卡盖卡置于针线定位盖上方。
本实用新型在于还提供一种腹腔镜手术伤口的两用缝合器,该上盖于对合针线定位座的导针孔部位分别设有对合导针孔的记号点。
本实用新型在于还提供一种腹腔镜手术伤口的两用缝合器,该辅定器的导位槽上方部位形成推抵针体前进的顶抵部。
本实用新型以提供手部与针体之间具有推抵针体往前或后拉的辅助力,而达伤口缝合容易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1A本实用新型的针线定位座的反面立体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组合剖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以辅定器夹持针体的作动实施例示意图。图号部份:
针线定位座1 嵌合槽11 导针孔12 对正凸点13
辅定器2 嵌位片21 导位槽22 夹持空间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镜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全镜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016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