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断路器无效
申请号: | 02122002.6 | 申请日: | 200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388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1 |
发明(设计)人: | 青木忠久;佐藤一彦;藤塚隆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H71/02 | 分类号: | H01H71/02;H01H73/02;H01H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顾峻峰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的涉及断路器,例如自动断路器或接地泄漏断路器,更具体地说,涉及辅助盖的安装结构,该辅助盖被安装在用于断路器本体的外壳盖中形成的附连开关外壳的凹面中。
背景技术
首先,请参见图4和5,将给出应用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断路器的构造的叙述,本发明基于上述自动断路器的示例。在这些附图中,标号1表示一断路器外壳,该外壳由树脂构成并且由一壳体2和一盖子3组成;4,与电源端端子构成一体的固定触点;5,一可移动的触点;6,一打开和关闭机构;7,一操作手柄;8,一过电流跳闸装置以及9,负荷端端子。形成袋状凹面3a以便沿水平方向容纳以后将叙述的作为内部附件(任选)的附连开关,并且将一作为打开和关闭盖的辅助盖10安装在凹面3a上。
断路器外壳1的盖子3被设计成可从盖子3的中心处形成的凹部的顶面中拉出操作手柄7。电源端子的侧面处的区域中的中心凹部的附近形成凹面3a。辅助盖10是单摆动型打开和关闭盖,其构造可通过铰链将其右端和左端结合成盖子3的一轴承部分。辅助盖10的盖子部分被设计成具有附图所示的L形截面,并且被盖子3上的螺钉紧固于关闭位置,其直立侧的端面邻接于凹部的壁面。
在图5中,标号11表示一作为附连开关的辅助开关(显示与断路器的可移动触点5连接的主电路接触点的ON/OFF的电信号指示);12,一报警开关(在断路器跳闸时向外界显示操作信号);以及13,与外部信号线相连的来自开关11、12的导线。为将附连开关安装在断路器本体中,将辅助盖10打开在图4中的点划线所示的位置中,并且将辅助开关11和报警开关12设置在图5所示的右侧和左侧,并装入用于断路器外壳1的盖子3中形成的凹面3a。从断路器外壳1的侧面中拉出来自附连开关的导线13,并且直接连接于外部信号线,或者将一与导线13相连的、特殊的附连接线板(图中未示出)安装在断路器外壳1的侧面上,以使附连接线板可以与外部信号线相连。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断路器,该断路器包括:凹面,该凹面形成在包括打开和关闭机构的断路器外壳的盖子3中,并且可以沿水平方向容纳诸如辅助开关之类的附件;以及辅助盖,所述辅助盖可作为安装在凹面上的单摆动型打开和关闭盖。在断路器中,当辅助盖从关闭位置处打开时,辅助盖的后缘处形成作为临时锁定装置的啮合槽部分,用以临时将辅助盖直立地锁定于打开位置,并且在与啮合槽部分相对的断路器外壳的盖中形成啮合突起。使用处于打开位置的辅助盖,将啮合槽部分邻接于啮合突起,以便临时直立地锁定辅助盖。
因此,在断路器被安装在配电板或类似装置上的状态中,当使用者另外安装诸如辅助开关和报警开关之类的附件时,可以将辅助盖从关闭位置打开到打开位置并临时锁定于打开位置,而且可以用双手自由地安装附连开关。这将改善可工作性。
发明内容
为将上述断路器安装在配电板、控制板或类似装置上,在电源端端子指向上方、负荷端端子指向下方的状态中,将断路器外壳1安装在板上形成的支承轨上,以便可以从板的前面操作手柄。
在使用者另外地将诸如辅助开关11和报警开关12之类的附件安装在断路器上的情况下,该断路器处于将断路器安装在配电板上、松开辅助盖10的一组螺钉并且用手将辅助盖10设定于打开位置,以及从前面将附连开关插入盖子3的凹面3a的状态。
顺便地说,如果松手放开通过铰链与断路器外壳1的盖子3结合的单摆动型打开和关闭辅助盖10,它会由于自重的原因返回关闭位置。为此,由于操作者必须在用一只手安装辅助开关及类似装置的同时用另一只手支承辅助盖10,因此很难附连或分离现场的断路器中的附连装置。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断路器的改进,在从关闭位置处打开该断路器时,即使松手将其放开,也可使其保持于打开位置,藉此在断路器安装在配电板或类似装置上的状态中,使用户安装附连装置更为容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电机株式会社,未经富士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220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