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胶液涂布机无效
申请号: | 02111859.0 | 申请日: | 200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382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04 |
发明(设计)人: | 蔡鹏鉫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鹏鉫 |
主分类号: | B05C1/08 | 分类号: | B05C1/08;B05C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薛嘉俊 |
地址: | 台湾省桃园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胶 液涂布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布装置,是一种热胶液涂布机。
背景技术
现代之制衣、制鞋、制帽及制手套业中,离不开粘合技术,例如,产品需要用贴合层制材料制造,则需预制诸如把面料与辅料贴合成一体的叠层材料,在制造产品过程中,又可能发生贴合制程。近年开始,热熔胶涂布机得到广泛应用,其中热胶液涂布装置是一种设置在主辊轮下方的蓄胶槽,加热该蓄胶槽使其内的胶体熔化成胶液,主辊轮从该胶槽中沾取热胶液后,把胶液转涂布于途经该主辊轮的布料或离形纸上。该现有热熔胶涂布机,其必须使用在主辊轮下方的蓄胶槽,由此会出现诸多缺点,主要有:1,胶体、胶液被反复加热,使得胶液容易碳化、发黄,不但浪费能源,而且热熔胶质量因而下降;2,该机器的操作过程中,使热胶液被涂布在布料的下面,则胶量一多,在材料前进时容易滴胶;3,胶槽中的胶液受热不均,靠近槽底及槽边之胶液受热较大,离槽底及槽边远一点其受热就下降,受热不均,当然品质就不好;4,不同胶质的变换困难,必须调换或清洗蓄胶槽才能达到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热熔胶涂布机,使之达到加热均匀、可按需(包括数量、时间、温度、胶质品种等)供胶,不会产生滴胶现象,且经计算好使用胶量,不再将胶料加入盛料斗内,即可保持无胶状态,下次使用别种胶料配方时,即不影响更换胶料之繁杂程序,从而能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净化环境及提高产品质量。
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是,具有一机台机架、架设在机架上的主辊轮及位于其一侧的胶液均布刮刀、上升压轮、一对贴合用夹布辊轮及一组布料收放输送辊轮、供胶装置、控制装置,本发明中把供胶装置设置在主辊轮上方,上升压轮设在主辊轮下方。上升压轮的升降,以实现改变其与主辊轮间的间距而把布料压靠在主辊轮上。本发明中供给供胶装置原料的机构是设在机台上方的盛料斗,位在盛料斗下方具有一入料阀门。
本发明中的供胶装置,可以是一种具有加热装置的螺旋杆式供胶器,它具有一器体及一螺旋输送杆,器体外部设有加热器。在盛料斗中的胶料通过阀门输入器体后,可被加热装置加热直至熔化,后即可使螺旋输送杆旋转而把热胶液挤压出器体,灌注在主辊轮上。
为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加速热胶液冷却固化,本发明可在贴合夹布辊轮前方(后方)设有一冷却辊轮。
由于不同地区及同一地区不同季节的温度有较大差别,为确保热胶液的流动性,本发明可对主辊轮上的热胶液实施保温,故本发明可在主辊轮和/或胶液均布刮刀中设有发热元件。
利用本发明可实施多种产品工艺,如物料上胶、层状产品之贴合、自粘产品或热感应物料产品生产等。
本发明的优越性主要在于:本发明中的上置式供胶装置,可实现要用多少胶就挤出多少胶,而不致于有胶存量;所使用之热胶液只受热一次,而且加热均匀,因此,胶液不会碳化、发黄,能确保产品质量;本发明之物料涂胶方式,其取胶后呈现胶液在上,基材在下,因此,即使胶液涂布过量也不会发生滴胶现象,有利于工作环境净化及保证产品质量。此外,本发明使得换胶容易,只须计算好使用胶量,不再将胶粒投放入盛料斗即可保持无胶状态,下次即可使用另种胶体配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性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前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之螺旋杆式挤出供料器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表示:10--机台 101--马达 102--盛料斗103-入料阀门 104--控制装置 105--冷却装置20--机架 30--物料 40--被贴合物料50--成品1---供胶装置 11--加热器 12--器体13--螺旋输送杆 14--滤网 15--挤出口16--开关2---主辊轮 3---上升压轮 4---胶液均布刮刀5---夹布辊轮 6---冷却辊轮 7---物料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如附图所示。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具体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鹏鉫,未经蔡鹏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118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内燃机催化燃水装置
- 下一篇:枯朽树木修复材料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