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氧化锆陶瓷插针深内孔道清洗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2111389.0 | 申请日: | 2002-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385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18 |
发明(设计)人: | 余伟国;王戎兴;于有勤;顾蔚;陆庆;金深华;高云柱;朱莉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8B3/12 | 分类号: | B08B3/12;G02B6/3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英 |
地址: | 20008***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锆 陶瓷 插针深内 孔道 清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活动连接器件的核心部件氧化锆陶瓷插针,具体涉及氧化锆陶瓷插针深内孔道的清洗方法。
背景技术
氧化锆陶瓷插针是光纤活动连接器件的核心部件,它决定着光纤连接器的质量。根据设计要求,氧化锆陶瓷插针的深内孔道直径为微米量级,内孔道长度为毫米量级,形位公差精度达到0.05~0.1μm的量级。而在加工过程中,内孔道中不可避免留有油脂和微尘。因此,深内孔道的清洗是氧化锆陶瓷插针加工工艺过程中的一项高难度技术,若清洗不彻底将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成品率。现在除我所外,世界上能达到产业化的只有三大公司,即KYOCERA、TOTO、ADAMANT,他们在清洗上都有自己的专门技术,至今相互严格保密。从目前公知技术,氧化锆陶瓷插针深内孔道的清洗还是采用传统的超声清洗工艺,这种传统清洗方法难于全面解决氧化锆陶瓷插针深内孔道清洗问题,在批量清洗过程中出现较多内孔道微尘堵塞,从而影响产品的成品率,增加产品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高氧化锆陶瓷插针产品成品率的深内孔道清洗方法。
该清洗方法的技术方案如下:
1.将氧化锆陶瓷插针垂直排列在孔板上,并使其深内孔道的导入孔向上;
2.将装有陶瓷插针的孔板放置在超声仪器的震子下方,使震子发出的超声波与深内孔道的方向一致,即从导入孔进入,与导入孔相对的一头出去,在清洗液中超声清洗数十分钟;然后以同样的方法在纯水中超声清洗数十分钟。所用的超声仪器为日本WACo.生产的改进型。
3.将连续超声改为脉冲超声,增大了单位面积的超声功率。
上述清洗方案是发明人经过实践研究,摸索得到的,可顺利解决氧化锆陶瓷插针深内孔道微尘堵塞问题,使产品的成品率由原来的65~70%,提高到现在的90%。另外,由于将连续超声清洗改为脉冲超声清洗,增大了单位面积的超声功率,不但增加了清洗效果,而且使超声震子的寿命延长一倍,大大节约清洗成本,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清洗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陶瓷插针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法
本发明的氧化锆陶瓷插针深内孔道清洗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氟塑料板上排列有圆孔的孔板在纯水中漂洗,然后用高压高纯气枪除汽水;
步骤2:将氧化锆陶瓷插针1垂直排列在孔板上,并使其深内孔道2的导入孔3向上;
步骤3:将装有氧化锆陶瓷插针的孔板放置在超声仪器的震子下方,使震子发出的超声波与深内孔道方向一致,开启传动装置,将震子连同装有氧化锆陶瓷插针的孔板放入金属精密清洗液中,待超声清洗;
步骤4:设定超声功率1000W,频率40KHz/S,脉冲周期为6sec,脉冲宽度为2sec,在上述数据确认之后,启动超声仪,超声清洗20分钟;
步骤5:用同样的方法,在纯水中超声清洗数分钟。
步骤6:取出装有氧化锆陶瓷插针的孔板,在纯水中浸泡5分钟;
步骤7:将装有氧化锆陶瓷插针的孔板,放入普通超声仪清洗槽内,在流动纯水(电阻率>5MΩ)下,超声漂洗20分钟。
步骤8:取出装有氧化锆陶瓷插针的孔板,先用低压高纯气枪吹除孔板表面的水汽,再用高压高纯气枪,按行列顺序逐孔除汽直至全部完成。
步骤9:将装有氧化锆陶瓷插针的孔板放入烘箱内,在160℃下,烘烤40分钟,断电10分钟后取出。
最后CCD成像抽样检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113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