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电场发光型显示器的密封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2108703.2 | 申请日: | 200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384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11 |
发明(设计)人: | 松冈英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B33/04 | 分类号: | H05B33/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天安,杨松龄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电场 发光 显示器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基片上形成了有机电场发光元件的有机电场发光型显示器的密封结构的改良。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过在基片上形成由薄膜晶体管、有机发光层等构成的有机电场发光元件的有机电场发光型显示器,该种有机电场发光元件由于会因水分而退化,因而不能使其与外部空气直接接触。为此,通常有机电场发光元件由密封构件密封,与外部空气隔绝。
图3示出了上述以往的有机电场发光型显示器的密封构造的一个例子的截面图。在图3中,在基片10上形成了有机电场发光元件12,其周围由金属制的密封构件14覆盖。密封构件14的结构是由规定的粘结剂16将其粘结在基片10上,以密封有机电场发光元件,在其内部封装有干燥氮。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上述以往的有机电场发光型显示器的密封结构中,作为粘结剂16如果使用光固化性树脂的话,由于密封构件14是由金属制造的,所以必须从基片10一侧照射用于固化光固化性树脂的光,因此具有制造方面受到的制约大的问题。此外,还存在为了确保涂敷粘结剂16的密封区域而使外形变大的问题。
另外,还必需使用高粘结强度的粘结剂将密封构件14粘结到基片10上,以防止水分侵入密封结构的内部。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充分进行密封构件在基片上的粘结,在制造中不会使有机电场发光元件退化的有机电场发光型显示器的密封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使在基片上形成的有机电场发光元件与外部空气隔绝的有机电场发光型显示器的密封构造,其特征在于,用于密封有机电场发光元件的玻璃制密封构件由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粘结在基片上,该密封构件对300-320nm的光的透过率为50%以上。
根据上述构成,玻璃制的密封构件由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粘结在基片上,由于该密封构件的紫外线(300-320nm的光)的透过率高,密封构件能够牢固地粘结到基片上。而且,由于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因在300-320nm的低波长段具有光的吸收强度而不容易发热,并且不需要以往那样通过加热进行固化,因此能够避免有机电场发光元件的热退化。
此外,在上述有机电场发光型显示器的密封结构中,其特征在于,密封构件是平板状的玻璃。
根据上述构成,由于密封构件是平板状的玻璃,在可以降低材料成本的同时,还可以从密封构件一侧照射用于固化光固化性树脂的光。这样,由于可从密封构件一侧照射光,因此,如果基片是透明的,则可从密封构件和基片的任意一侧进行光照射,这样就使光固化树脂的固化方法的自由度得以提高。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通过用对300-320nm的光的透过率为50%以上的玻璃构成密封构件,能够充分提高将密封构件粘结到基片上的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的粘结强度。
另外,通过将平板状的玻璃作为密封构件,能够使制造变得容易,并降低材料成本。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有机电场发光型显示器的密封结构的实施形态的截面图。
图2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使用的密封构件的材料的玻璃的光透过率以及作为粘结剂使用的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的光吸收强度的图。
图3是以往的有机电场发光型显示器的密封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以下称作实施形态)。
图1是本发明的有机电场发光型显示器的密封结构的一个实施形态的截面图。在图1中,在基片10上形成了有机电场发光元件12。另外,通过由紫外线固化性树脂构成的粘结剂16将密封构件14粘结到基片10上而将有机电场发光元件12密封,成为与外部空气隔绝的结构。这时的密封构件14为平板状玻璃,使用了紫外线、尤其是300-320nm的光的透过率在50%以上的材料。因此,在制造本实施形态的密封构件时,能够使作为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的粘结剂16的固化反应得以充分进行,而将密封构件14以充分的粘结强度粘结到基片10上。另外,由密封构件10和粘结剂16构成的本实施形态的密封结构的内部也与以往的一样,封装有干燥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087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