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物处理焚烧炉无效
申请号: | 02106353.2 | 申请日: | 200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391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铭;内田要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宇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00 | 分类号: | F23G5/00;F23G5/08;F23G5/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新诺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华辉,罗毅萍 |
地址: | 马来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物 处理 焚烧 | ||
1.一种废物处理焚烧炉,它包括:一个位于焚烧炉中的燃烧室,并且在燃烧室内有至少一个空气和/或蒸汽供给管,该供给管供给燃烧室空气和/或蒸汽,其中每一个空气和/或蒸汽供给管的结构都有一个水管和至少一个装在水管内的内管,以及大量的安装在空气和/或蒸汽供给管上的空气和/或蒸汽供给分支管,以便保持空气和/或蒸汽以各种方向吹进燃烧室,这就使燃烧室内的空气和/或蒸汽在燃烧室内产生旋转,从而使不完全燃烧最小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焚烧炉,其特征是:空气供给管从空气室的炉壁向燃烧室内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焚烧炉,其特征是:空气供给管是从燃烧室的顶部向底部伸展。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任一条所述的的焚烧炉,其特征是:空气供给管的形状有利于把空气送进到燃烧室的中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焚烧炉,其特征是:空气供给分支管是安装在空气供给管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焚烧炉,其特征是:空气供给分支管位于空气供给管上部和下部,以便保持空气吹出,以及有助于燃烧室内的空气循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焚烧炉,其特征是:多对的空气供给分支管是等距离间隔地,与相邻的空气供给分支管对成直角地,交错地安装在空气供给管上,以便在燃烧室内使空气以四个方向吹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焚烧炉,其特征是:燃烧室被同有水套的内壁和外壁所包围,水套位于上述内壁和外壁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焚烧炉,其特征是:空气加热管安装在焚烧炉的顶部,它能使高温和压缩空气送进燃烧室,并且空气加热管和燃烧室是同定向于燃烧室中心的空气供给管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焚烧炉,其特征是:由于压缩空气从空气供给分支管喷出,燃烧室内的空气将是紊流状况。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焚烧炉,其特征是:空气供给分支管位于穿透水管的内管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焚烧炉,其特征是:焚烧炉的形状是圆柱形的。
13.废物处理方面使用的一种焚烧炉,它包括:一个被内炉壁(12)环绕的燃烧室(11),它有中央纵向轴线(500);大量的空气供给管单元(20),每一个空气供给管单元在燃烧室内都有中央纵向延伸部分(26),以及从中央部分(26)延伸到炉壁(12)的第一和第二部分(25),大量的空气供给管都有排气口,它允许空气围绕中央纵向轴线以网格循环方式进入燃烧室,这有效地增强了燃烧室内的燃烧。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焚烧炉,其特征是:排气口包括:在至少一个空气供给管单元的末端上,能有效地产生上述循环的许多第一排气口,和沿着上述纵向延伸部分的许多第二排气口,它围绕中央纵向轴线产生充分的无网格循环。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焚烧炉,其特征是:每一个空气供给管单元都包括一个内管(21)和一个外管(22),其内,第一排气口由第一分支管(23),以及第二排气口由第二分支管(24)在内管和外管之间延伸形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焚烧炉,其特征是:空气供给管单元包括外管(22)和内管(21),二者之间的空间载有冷却用的水,其内,空气供给管分支管(23;24)的端部被定义为排气口,空气供给管分支管是从内管延伸并穿透相关的外管。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焚烧炉,其特征是:上述载有水的空间与炉壁(12)外侧的水套(14)相通,内管与包围水套的空气室(27)相通。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焚烧炉,其特征是:有四个这样的空气供给管单元(20),它们以90°间隔围绕燃烧室,并且纵向延伸部分(26)是在内炉壁(12)的内侧,充分地提供空气使有效燃烧遍布燃烧室。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焚烧炉,其特征是:空气供给管形状是U、M、E、I或C形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宇环保有限公司,未经恒宇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0635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