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体转移装置及反应容器无效
申请号: | 02103302.1 | 申请日: | 2002-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369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18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林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G01N1/00 | 分类号: | G01N1/00;G01N1/14;G01N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晓舒,魏晓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转移 装置 反应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应容器和用于处理少量液体的液体转移装置。
本发明的液体转移装置用于诸如微量吸移管。更具体地说,液体转移装置用于将少量溶液从反应容器转移到其它容器。
本发明的反应容器用于各种分析的预处理,如酶处理、衍生或基因放大。
背景技术
在处理少量的液体样品(以下简称“样品”)时,采用96孔或384孔微滴定盘作为反应容器。此外,毛细管也可以作为反应容器。样品和试剂在毛细管中密封并相互反应。
转移吸管用作处理少量样品的液体转移装置。转移吸管通过吸排机构(如注射器)将样品从管状喷嘴吸入或排出。
相对于与容器体积相一致的反应规模,试剂的费用成为沉重的负担。例如,在各种筛分和基因操作中,一直追求的是反应规模(毫微升级上)的减小。此外,还要求通过同时处理多个样品而提高效率。
在采用注射器的相关技术的液体转移装置中,为了降低反应规模,就对注射器的容积产生了限制。此外,另一种限制是:随着分配给样品的通道的增加,液体转移装置变得很复杂。由于需要漂洗喷嘴而导致的工作周期的增加及移动喷嘴所需时间的增加,多个通道的循环也极其麻烦。
在容积减小的反应容器中实现少量样品的反应时,容器必须密封,以防止由于蒸发而导致的试剂浓度变化或由于混合不充分而导致的反应停止。在容器被密封的情况下,为了在反应后抽出样品,必须破坏容器内部的气密状态。因此,很多地方需要小心对待,如要小心防止样品损耗,这种损耗可能是由于开关容器造成细小空间的压力变化而引起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处理少量溶液的液体转移装置和反应容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液体转移装置包括:毛细管,用于借助毛细作用从其一端吸入液体;压力机构,用于从毛细管的另一端向毛细管的内部加压;连接机构,用于使毛细管的另一端进入环境压力或毛细管的外端与压力机构相连的状态。
毛细管的一端浸入溶液,同时,另一端借助于连接机构向环境压力敞开。溶液通过毛细作用吸入毛细管。吸入的溶液量由毛细管的内径和长度决定。随后,毛细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机构与压力机构相连。毛细管的内部通过压力机构从毛细管的另一端被加压,从而将溶液向外排放。因此,可以处理少量的溶液。具体地说,当待处理的量固定时(如在液体转移装置应用到分析系统的预定预处理时),可以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对应少量样品的有效转移。此外,即使在大量样品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增加毛细管的数量而转移样品。
上述目的还可以通过反应容器实现,该反应容器包括:容器基底,在其一个表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凹部;弹性件,用于覆盖容器基底的形成凹部的表面。
在溶液存储在容器基底的凹部中之后,弹性件位于容器基底上,从而覆盖其凹部中存储有溶液的容器基底表面。因此,形成了用于与少量溶液反应的气密反应空间。反应后,毛细管穿透弹性件。通过弹性件的变形,反应空间的内部被加压,从而将溶液从凹部内抽入毛细管。
此外,在上述反应容器中,优选的是容器基底具有形成在凹部底的排放部,从而在弹性件被推向凹部时,排放部因压力而破裂。
在溶液存储在容器基底的凹部中之后,弹性件位于容器基底上,从而覆盖其凹部中存储有溶液的容器基底表面。因此,形成了用于与少量溶液反应的气密反应空间。反应后,弹性件推向凹部内,并因此给反应空间加压,从而使排放部破裂。故,溶液从凹部底被回收。
优选的是,连接机构具有气密空间成形件和切换机构。气密空间成形件在毛细管的另一端和压力机构之间形成气密空间。切换机构通过阀的切换动作将气密空间保持在密封状态或使其处于环境压力之下。
优选的是,连接机构具有毛细管支撑件和压力件。毛细管支撑件与毛细管的外周形成气密接触。压力单元可移去地与毛细管支撑件相连接。压力单元在与毛细管支撑件相连时在毛细管的另一端和压力机构之间形成气密空间。
优选的是,反应容器还包括具有通孔的导引件,用于向着凹部导引将要穿透弹性件的毛细管,或导引将弹性件推向凹部的推动件。通孔形成在对应凹部的位置上。
优选的是,反应容器还包括一对导热件,用于夹在容器基底和弹性件之间。
优选的是,导引毛细管或将弹性件推向凹部的推动件的通孔形成在朝向弹性件的导热件上,其位置对应于凹部的位置。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033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固分离过程
- 下一篇:光掩模的修正方法和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