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臭味或毒性气体的多级净化系统无效
申请号: | 01804033.0 | 申请日: | 200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395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05 |
发明(设计)人: | 沈锡求;李殷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境与能量技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丁业平,王维玉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臭味 毒性 气体 多级 净化系统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净化空气的装置,更具体地是涉及使用多级方法净化有臭味或毒性气体的系统。
发明背景
一般地,由家用电器、流动卫生间产生的恶臭,或者工业设施如环境废物处理装置产生的恶臭,是由混合气体形成的,主要包括硫化氢H2S、氨NH3、甲硫醇NH3SH、三甲胺(CH3)3N,等等。这些有臭味或毒性气体中的生效剂通过刺激人的神经系统引起人的痛苦,并对人的健康造成相当大的损害,成为公共环境投拆的主要原因。
为了解决这类有臭味或毒性气体的问题,传统技术中使用了很多净化技术,例如,使用喷雾或香水用芳香的气味掩盖臭味,用吸收剂如活性碳或木炭吸收有臭味或毒性的气体,物理—化学分解有臭味或毒性气体的生效剂,使用微生物与有臭味或毒性气体中的生效剂接触而分解它们。
在这些技术中,使用喷雾或香水用芳香的气味掩盖臭味的局限性在于仅在小空间内产生临时效果。用活性碳之类的吸收剂吸收有臭味或毒性的气体的优势在于其相对简单的结构和装置的易维护性。但是,在这种技术中,需要定期地清洗或替换活性碳或木炭,并且,不可能去除有刺激性的臭味气体例如氨,它不能被吸收剂吸收。另外,在用微生物净化时,将废气流过其中有微生物生存的土壤层,通过土壤中的微生物自然分解或土壤颗粒的吸收净化废气。此过程对于净化高浓度的废气相当有效,但它需要大量的安装和维护费用,包括大的设备安装占地面积。
对于使用微生物的净化设备,已经开发了很多用于净化系统以改善在先技术,如图1到图3中所示的。图1表示了韩国专利(专利号No.KR-0138050,1998年2月16日),标题为“废气生物除臭的方法和设备”,专利权人ENVI系统有限公司(韩国)。图1所示的微生物除臭设备10具有除臭塔4,它包括多个串联的单元式除臭罐6,里面含有木片或树皮8。废气从入口4a进入,流经湿度调节器2,被除臭塔4中的微生物净化。接着,气体流过收集器9,从出口4b排出净化气。单元式除臭罐6包括由金属网6a隔开的两个空间,其中仅有一个空间填满木片或树皮8,使微生物能在其中生存。单元式除臭罐6通过插板6b彼此之间相互隔开,插板6b中具有通气孔。
如上所述,除臭设备10在结构上微生物是多层地放置,总体上增大了气体透过率,从而增大了除臭效果。但是在设备10中,难以去除和补充微生物以及作为微生物营养源的木片,因为没有单独的供给这些微生物和木片的装置。并且,很难达到微生物的分离效果,因为微生物很有可能通过金属网6a或插板6b中的开孔或通气孔从一层达到另一层从而混合在一起。另外,专利文献中也没有根据微生物种类将微生物分离的描述。
也就是,需要将不同种的微生物混合以净化包括不同臭味或毒性气体生效剂的复合废气,因为通常一种微生物能分解一种化合物。同时,如果不同种的微生物互相混合在一起而不分离,就会出现不同种之间的某些竞争,这样将显著降低净化效率。并且,除臭设备10不适于使用不同作用的微生物以净化废气,例如,那些不以木片为生的微生物种类反而具有很大的除臭作用,因为在文献的描述中微生物的营养源仅限于木材。
另外,图2和图3示出了现有技术设备的实施例,其中的臭味和毒性气体的净化系统使用了微生物和培养液。图2示出的除臭设备20是韩国专利申请No.1999-0009239(1999年3月18日归档)中描述的,其标题为“使用微生物去除令人讨厌的气味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设备”,由ENBIOTECH有限公司(韩国)申请。图3示出的净化设备30是韩国专利申请No.2000-0023935(2000年5月4日归档)中描述的,其标题为“使用微生物的除臭设备”,由世界工业机器有限公司(韩国)申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境与能量技术株式会社,未经环境与能量技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8040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机械的显示装置和显示控制装置
- 下一篇:频带多路分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