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盘形记录和/或再现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803822.0 | 申请日: | 2001-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395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05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正弘;新田郁雄;高桥裕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17/26 | 分类号: | G11B1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晓刚,李晓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记录 再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自动换片器的盘形记录和/或再现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进的装载机构。
背景技术
公知一种如图32所示的自动换片器,这种自动换片器201包括盘盒204,其分层地包含多个托架203,托架上设置有记录介质(此后称作盘片);一个布置成与盘盒204的开口相对的提升器或提升单元205;一个用于将提升器205上下移动到盘盒204内包含的所选托架203的位置处的移动控制机构206;以及一个用于将盘片203从盘盒204中拉到提升器205内或从提升器205拉到盘片盒体204内的装载机构207。装载机构207设置在提升器205的上表面上。
如图33所示,装载机构207包括托架接合部分208,该部分与设置在托架203上的钩部分203a接合;一个用于在托架拉入方向或托架推出方向(此后称为托架装载/卸载方向)上移动托架接合部分208的旋转臂209;以及一个用于转动旋转臂209的臂旋转机构210。
托架接合部分208沿着导引槽212移动,且设置在其上表面上的销211插入到设置在提升器205上表面上的导引槽212中。
旋转臂209通过一根轴213可旋转地安装在提升器205的上表面上,旋转臂209一端设置有槽状的轴工作孔214,使托架接合部分208上表面上的销211插入其内,而另一端设置有弧形齿条215,该齿条215以轴213为中心。
臂旋转机构210包括与弧形齿条215啮合的小齿轮216,以及用于通过齿轮系217旋转小齿轮216的电机218。
当通过电机218逆时针转动小齿轮216时,旋转臂209围绕轴213顺时针转动,从而在托架拉入方向上移动托架接合部分208。当反向转动电机218以使小齿轮216顺时针转动时,旋转臂209围绕轴213逆时针转动,从而在托架推出方向上移动托架接合部分208,θ表示旋转209转动的范围。
然后,由于如上所述的托架接合部分208由旋转臂209移动的结构,上述传统的自动换片器201的装置机构207产生如下的问题:
(1)旋转臂209的转动范围θ的存在增大了其占据空间,导致装载机构207的安装空间的效率降低;
(2)随着旋转臂209的转动范围的变化,作用在托架接合部分208上的力改变,导致难于通过均匀的力移动托架接合部分208。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传统问题,并在安装空间的效率上得以改进,且允许通过基本上均匀的力在托架接合部分的整个移动范围内移动托架接合部分。
发明内容
在权利要求1中,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盘片记录和/或再现装置,其中,它包括一个具有多个用于托持盘片的托架的盘盒;一个相对于盘盒的开口设置的盘片记录和/或再现部分;以及一个用于将托架传送到盘盒之外而到达盘片记录和/或再现部分并用于将托架从盘片记录和/或再现部分传送到盘盒之内的装载机构。
其中,装载机构包括一个与托架的被接合部分接合的托架接合部分、一个用于移动托架接合部分的传动带;以及一个用于驱动传动带的传动带驱动机构,并且
其中,托架接合部分由传动带移动,从而与利用旋转臂移动托架接合部分的传统情况相比装载机构的安装空间的效率可以得以提高。
在权利要求2中,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片记录和/或再现装置,其中,环形带被用作传动带,从而,环形带的转动使托架接合部分移动。
在权利要求3中,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片记录和/或再现装置,其中,托架接合部分安装到环形带的线性运动部分上,从而,在托架接合部分移动方向的整个范围内,可以将均匀的操纵力施加到托架接合部分上。
在权利要求4中,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片记录和/或再现装置,其中,传动带驱动机构利用链轮,其中,链轮与滑轮之间的环形带线性部分形成接触,从而移动环形带,其中,至少与链轮形成接触的环形带的线性部分具有与布置在链轮圆周表面上的突起啮合的孔,为可靠实现环形带的运动提供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8038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膜谐振器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接收编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