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架子有效
申请号: | 01802833.0 | 申请日: | 2001-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400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3-05 |
发明(设计)人: | 乌尔里希·伯纳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格梅塔尔(国际)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96/14 | 分类号: | A47B96/1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彦斌 |
地址: | 瑞士伦***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架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架子的结构件(架子构件),尤其是一种钢质架子的立柱或横向横杆。
普通的架子包括竖直立柱(竖直放置)和水平的横杆(连接杆)以及托架或其他的用来支撑储存货物的托板架或搁板。
不同轮廓的构件被用于这种架子的立柱,横向横杆和其他杆件。这里术语“轮廓”在下文中指构件的垂直于上述构件长度方向的横截面上的形状。
这些构件可以由滚压的平的金属板制成,滚压的平的金属板用滚轧成型工艺而金属成型(通过辊子连续的滚压弯曲)从而形成所需轮廓的构件。这些轮廓在上述构件的整个长度上相同。EP-A-0715974就公开了一种用金属板滚轧成型的上述构件实例。
在现有的文献中有大量涉及提高这种构件承载能力和优化使用材料效率的技术,例如DE-A-2459421公开了一种钢质架子中的双T形轮廓横杆,这种轮廓包括由腹板连接的平行的上下翼缘。它是由单一金属板通过以下的方式制成,就是受力相对高的上下翼缘具有两个金属板层,而受力相对低的腹板只有一个单一金属板层。上下翼缘的双金属板层的每个都可以通过由单一金属板折叠而成。而DE-A-2421918所示的是一种类似的构件,其带有插在上下翼缘的每一个的两层之间的单独的金属板的带,从而进一步来加强构件强度。DE-C-2628537和DE-A-3002401公开了由单层或多层金属制成的架子构件。
相对于上述文献,其公开了用不同层数的金属板层制造带有不同强度的部分的断面轮廓的方法,WO 00/29138还公开了一种方法由具有不同厚度的金属板制造上述构件。金属板可以通过把两个薄金属板带焊接到厚金属板带的长向边缘上而取得。接着两个薄的金属带弯曲为具有薄的腿部和厚的腹板的U型轮廓形状。该轮廓在上述构件整个长度上形状相同。DE-C-19525347和WO99/05380公开了一种用于车体或建筑中的钢构件,其中设置有焊接在上面的加强板。WO99/05380中公开的构件内用混凝土填充。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成本有效的架子构件,能够进一步优化使用材料和提高承载性能。另一个目的就是提供这样一种架子构件的制造方法。
这些目的都可以通过权利要求1的架子构件和权利要求9中的制造方法来得以实现。
在现有技术中的优化架子构件时,注意力主要是优化轮廓形状,使其在架子构件的整个长度上保持相同。但是,本发明却是基于架子构件长度方向上不同部分的轮廓也不相同的理念。这考虑了架子构件长度上的不同部分能够承载不同的载荷。例如,架子立柱的各部分每个部分可以只承担搁板上方的载荷,这样从立柱底部到顶部的载荷就减小了。
架子构件包括一个型材杆件。不同架子构件的轮廓截面形状可以通过加强带加固型材杆件,并且加强带沿着长度延伸,而且只在一部分上处伸,而不是在型材杆件或架子构件的整个长度上延伸来获得。这就会提高使用材料的效率。
加强带可以被制成和型材杆件一体地连接。但最好是,两者是单独的两条板材,在架子构件的制造过程中,两条单独的板材被共同进给并相互连接。
尽管钢架子通常由于运输和移动而拆卸,只在到达最终目的地时才装配在一起,以节约运输量,但是其巨大的重量还是会引起运输成本超过制造成本。而本发明中的材料的有效使用就相对于其承载能力降低了架子的重量,就减少了制造和运输的成本。
本发明的从属权利要求直接对应于优选实施例。
从属权利要求2-4涉及加强带和型材杆件连接的优选方法。
根据权利要求5的实施例具有一个特殊的优点就是加强带不会影响架子的外观。
权利要求6-8涉及使用具有高承载性能和有效的材料利用的架子构件的更清楚的实施例。
权利要求9-10涉及制造本发明架子构件经济的方法。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将通过附图得以详细说明,其中:
图1所示的为载重架子。
图2和图3所示的为制造架子构件的两套不同装置简图。
图4所示的为横向横杆。
图1中的载重架子包括立柱1通过水平横向横杆2以及水平的和对角的撑杆4被连接起来。搁板3和厚度方向杆5支撑在横向横杆2上用来储存货物。每一个立柱1的底面都焊接有一个底板9。每个横向横杆2的侧面都焊接有一个接合板10,接合板10具有和立柱1中的孔(未示出)相配合的钩部(未示出)。立柱1,横杆2,撑杆4和厚度方向杆5都是钢制的不同的架子构件。立柱1的每一个部分都分别承载着该部分上方的架子载荷部分。这样,立柱1上的弯曲载荷从立柱的顶部到底部逐渐增加。设计立柱1的轮廓时就要加以考虑这种荷载的分层增加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格梅塔尔(国际)股份公司,未经特格梅塔尔(国际)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8028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