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水加工布帛和防水衣料有效
申请号: | 01802349.5 | 申请日: | 200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388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1 |
发明(设计)人: | 春田胜;加加尾洋;真锅祐一;上本雅则;古谷武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6M15/564 | 分类号: | D06M15/56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雯,邰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 加工 布帛 衣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运动服装类和雨衣等使用的具有舒适性的防水加工布帛和防水加工布帛用密封带以及使用它们之防水衣料。
背景技术
防水加工布帛方面,已经公开的有,例如,USP4429000和DE02948892中所提及的把聚氨酯在可溶于水的溶剂中溶解所形成的聚氨酯溶液涂于布帛上并把它湿式凝胶化的方法。这里,已经公开的是所谓透湿防水加工布帛,因溶剂被水所置换而在布帛上形成的多孔聚氨酯皮膜,雨或其它水通不过而湿气(水蒸汽)可以通过。此透湿防水加工布帛可以使用于防水衣料用途方面。
然而,USP4429000和DE02948892所记述的多孔聚氨酯皮膜存在着在膜表面和多孔膜内发生结露而产生发粘的感觉,使得舒适性非常低下的问题。
还有,也有用亲水性树脂吸收汗水的方法,但一旦吸收了汗水之后,水分不再容易排出,结果是,存在有树脂表面发粘的缺点。
因此,为了防止发粘的感觉和褶皱造成穿着时的不快感,已经知道有用在皮膜面上粘合上编织物等布料来制成所谓的3层的使用衬里的方法,但这提高了成本。
还有,已有的防水加工布帛用密封带的防水树脂层是直接层积了热熔层的,这是大家都已经知道的,不过它的皮肤接触感觉差。为了改善皮肤接触感觉,已知的是采用在热熔层的另一面层积上布帛,不过,为了把布帛层积上去,使得制作工艺变得复杂,提高了成本。
发明公开的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解决了上述已有问题的、除了有防水性外还具有舒适性的新型防水加工布帛和防水加工布帛用密封带,进而提供用它们的、不用衬里而且也不用3层而可以使用2层的便宜且舒适的防水衣料。
本发明人等经过深入研究发现,在防水层上层积上有球状粒子的树脂,得到了表面滑动摩擦阻力下降和有好的肌肤触感的防水加工布帛以及防水加工布帛用密封带。还发现了,使用了本发明的防水加工布帛以及防水加工布帛用密封带的防水衣料,即使不用3层加工品和衬里而用2层也得到了的干爽的发粘和褶皱感少的干燥皮肤接触感觉。
也就是说,本发明是以在布帛一面有防水层并在其上层积有分散了相对于100重量份树脂为20~200重量份的平均粒径5μm至200μm的球状粒子的树脂组合物为特征的防水加工布帛。
实施发明的最佳形态
本发明的防水加工布帛用的布帛可以根据使用目的等来选用合适的材料。例如,可以单独或2种以上混合使用聚酯纤维和尼龙纤维之类合成纤维、醋酸纤维之类半合成纤维、棉、麻和羊毛之类天然纤维。这里,对布帛的形态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用织物、编织物、无纺布等。
形成防水层的成分用的是树脂,例如,聚酯共聚物类、聚醚共聚物类或聚碳酸酯共聚物类的聚氨酯树脂、硅酮、氟、氨基酸等共聚的聚氨酯树脂、丙烯酸类树脂、合成橡胶、聚氯乙烯之类乙烯类树脂等,优选的是聚氨酯树脂。
为了赋予本发明的防水加工布帛以透湿性,此树脂以使用具有透湿性的聚氨酯树脂为优选。
还有,防水层以由聚氨酯树脂所构成的微多孔膜或由聚氨酯树脂构成的无孔膜、或在由聚氨酯树脂所构成的微多孔膜上层积了由聚氨酯树脂构成的无孔膜的材料为优选的形态。这里,微多孔膜和无孔膜的聚氨酯树脂无论是相同组成还是不同组成都可以。
下述(1)~(2)是可以被列举的优选的防水层的形态:
(1)聚氨酯树脂或以聚氨酯树脂为主要成分的微多孔膜。
(2)具有透湿性的聚氨酯树脂或以具有透湿性的聚氨酯树脂为主要成分的无孔膜。
在上述(1)那样的微多孔膜上,进一步层积了由具有透湿性的聚氨酯树脂所构成的无孔膜者为优选的形态。
本发明的防水加工布帛是在上述防水层上已层积了相对于100重量份树脂分散了20~200重量份的平均粒径5μm至200μm的球状粒子的树脂组合物的防水加工用布帛。
对分散球状粒子的树脂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聚氨酯树脂、丙烯酸类树脂、乙烯类树脂等,特别以聚氨酯树脂为优选。
分散的粒子为球状是必要的。所述球状是指没有针状和碎片状等有锐角的粒子。更具体说,是指具有比在粒子内可能包括的最大的球直径还大的突起的粒子比例不足5重量%。有锐角粒子的使用是引起刮擦的感觉的原因,不能得到光滑和干燥的感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8023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容器和关闭此容器的封盖的厨房器具
- 下一篇:薄膜场致发光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