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801810.6 | 申请日: | 2001-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383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松本敦;藤井昌明;山野雅丈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泉电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4/48 | 分类号: | H01R4/4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以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控制器单元或开关等的电气设备或者端子座等的电线连接部分中使用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气设备等的电线连接部分中,适用使用了锁定簧的连接装置。图20示出其一例。
在该例中,锁定簧303是锁扣形地形成了带形的板簧的部件,成为借助弹性变形部分333以及按压部分334在固定片331上形成着可动片332的同时,在形成于可动片332的连接孔332a插入·固定固定片331的前端的构造。在外壳301内配置端子接头302,在该端子接头302上固定着锁定簧303的固定片331。
而且,在外壳301中,设置着电线插入口301a和工具插入口301b,在工具插入口301b中插入螺丝刀5的前端,在通过按压锁定簧303的按压部分334,使锁定簧303弯曲,使可动片332的连接孔332a面对电线插入口301a的状态下,在电线插入口301a中插入电线200,在把前端的导体201插入到连接孔332a以后,通过拔出螺丝刀5,依靠锁定簧303的弹性力,电线200的导体201被夹在端子接头302与连接孔332a的边缘部分之间,导体201与端子接头302连接。
但是,如果依据图20所示的以往的连接装置,则需要在连接作业中使用螺丝刀等工具。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的情况而产生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不使用螺丝刀等工具简单地进行电线的连接,而且根据需要即使使用螺丝刀等工具也能够进行连接作业的连接装置。
发明的公开
本发明的连接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作为锁扣形地形成了带形板簧的部件,借助弹性变形部分以及按压部分在固定片上形成可动片,而且在形成于其可动片上的连接孔中插入固定片的前端构成的锁定簧;收容锁定簧的外壳;配置在锁定簧的固定片外面的端子接头;与锁定簧的可动片相对形成的电线插入口;配置在上部外壳的开口部分中,用于按压锁定簧的按压部分的杆,并构成为使得通过其杆的操作按压锁定簧的按压部分,连接孔与电线插入口相对,同时,构成为在杆处于非操作位置时,在上部开口部分中形成通过锁定簧的按压部分和与杆的接触部分的工具插入口。
在本发明的连接装置中,也可以在杆中预先设置防止误动作用的闭锁机构。
该闭锁装置由设置在杆上的滑动自由的止动块和设置在外壳上的用于固定该止动块的固定部分构成,可以是通过使该止动块固定在固定部分上,使杆固定在预定位置的结构。
另外,该闭锁机构可以是使杆能够向上方滑动,而且,在使杆滑动到预定位置时,解除闭锁状态,使该杆成为可旋转的结构。
或者,该闭锁机构也可以是使杆能够向上方滑动,而且在使杆滑动到预定位置时使杆可转动,通过该转动解除闭锁状态,使得该杆成为可旋转的结构。
如果依据本发明的连接装置,则只是用手指等操作杆,就能够不使用螺丝刀等工具简单地进行电线的连接。而且,由于当杆处于非操作位置时,在配置了杆的外壳开口部分中形成通过锁定簧的按压部分与杆的接触部分的工具插入口,因此利用该工具插入口还能够进行由螺丝刀等工具实施的电线连接。
从而,在不能够用手指等操作杆的狭窄的空间中,能够使用螺丝刀连接电线等,能够与各种场所下的电线连接作业相对应。
另外,在配置了杆的开口部分形成有工具插入口,并将杆作为螺丝刀操作时的支点,因此,不必另外设置工具插入口,从而能省空间。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至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斜视图,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俯视图。
图6是图5中的A-A剖面图,图7是图5中的B-B剖面图,图8是图5中的C-C剖面图,图9是图5中的D-D剖面图,图10是图5中的E-E剖面图,图11是图5中的F-F剖面图,图12是图5中的G-G剖面图,图13是图6中的H-H剖面图。
图14(a)是本发明实施形态中使用的杆的正面图,图14(b)是侧面图,图15是其杆的背面图。
图16是图14中的A-A剖面图。
图17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作用说明图。
图18是本发明的其它实施形态的斜视图,图19是其实施形态的主要构造的剖面图。
图20示出以往的连接装置的一例。
用于实施发明的最佳形态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图1~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斜视图。另外,图3以及图4示出去掉了上部外壳11的状态。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实施形态的平面图,图6~图12分别是图5中的A-A~G-G剖面图,图13是图6中的H-H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泉电气株式会社,未经和泉电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8018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