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放电灯驱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01801672.3 | 申请日: | 2001-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383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村上善宣;大山丈二;神舍敏也;井户滋;岸本直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B41/24 | 分类号: | H05B41/24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红,潘培坤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灯 驱动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异常检测和对灯的寿命终结进行检测以保护电路的保护功能的放电灯驱动设备。
背景技术
(第一现有技术)
图1是显示现有放电灯驱动设备一个示例的电路图,该设备在电路构造上与日本专利公开8-251942的图36所示电路结构相同。由一个二极管电桥组成的整流器DB经由电涌吸收部件ZNR和一个滤波器电路F连接到交流电源AC。跨接到脉动输出端的有高频旁路电容C2,经由二极管D5、D6串联电路的场效应晶体管形式的开关部件Q1、Q2的串联组合,滤波电容器C10和二极管13的串联组合,以及一个高频旁路电容器C11。电感L2和二极管D12的串联组合被连接到开关部件Q1、Q2的连接点和滤波电容器C10与二极管D13的连接点之间。漏磁变压器LT1具有一个初级绕组N1,它在二极管D5的阴极和开关部件Q1、Q2连接点之间与一个隔直流电容器C3相串联。漏磁变压器LT1的次级绕组N2的一端经由隔直流电容器C9而被连接到放电灯La1的一条灯丝上,另一端连接到另一个放电灯La2的一条灯丝上。这两个放电灯La1和La2的其他灯丝经由漏磁变压器LT1的辅助绕组N3和隔直流电容器C6而在其一端上彼此相连。放电灯La1和La2的灯丝的其他末端通过谐振感应电容器C7彼此相连。而且,一个谐波畸变改进电容器C4跨接在二极管C6上。
两个开关部件Q1和Q2由控制电路CNT驱动,有选择的导通和截止。漏磁变压器LT1包括一个用于检测放电灯La1和La2灯电压的辅助绕组N4。在辅助绕组N4上感应到的被检测电压由二极管D8整流,并被馈送到检测电路20以进行灯电压检测。根据由此测得的灯电压,控制电路CNT改变开关部件Q1和Q2的开关频率。简而言之,电源AC的电压通过整流器DB整流,其脉动输出中一部分是由逐级下降的斩波电路形式的谷值填充电源平滑的,该斩波电路由开关部件Q2,二极管D12,电感器L2,滤波电容器C10以及开关部件Q1的一个寄生二极管构成。部分被平滑的直流输出被一个以包含开关部件Q1、Q2的半桥型形式的倒相电路转换成高频输出。该高频输出经由漏磁变压器LT1馈送到放电灯La1和La2,作为驱动放电灯的负载。而且,在这种现有技术中,谐波失真改进电容器C4补偿整流器DB和谷值填充电源之间的电压差,而通过使用倒相电路中出现的高频电压,使输出电压被接通或断开,这样经由漏磁变压器LT1,电容器C3,放电灯La1和La2以及电容器C7所构成的谐振电路,从整流器DB中引出输入电流,并通过电容器C4来改善输入电流中的谐波失真。这种现有技术的操作是已知的,因此在这里不进行讨论。
当上述现有技术发现放电灯La1和La2达到灯的寿命终结时,将会进行如下保护操作。更确切的说,当灯由于覆盖在灯丝上的负热离子辐射材料(发射极)耗尽而达到寿命终结时,与正常状态相比较,放电灯La1和La2的灯电压将会提高。因此,漏磁变压器LT1的辅助绕组N4上感应到的电压将会提高,这样,响应于辅助绕组N4上的感应电压超出了阈值,检测电路为控制电路CNT提供一个异常检测信号。控制电路CNT响应该异常检测信号,激活倒相电路进行间歇振荡,由此起到减少电路应力的保护作用。
(第二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8016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