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回转式铰链无效
| 申请号: | 01279963.7 | 申请日: | 2001-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5178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友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隆尖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F3/20 | 分类号: | E05F3/2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巨潮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铰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微回转式铰链,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将窗、柜、门……等物件的一板件安装在一框件上,并使板件相对于框件具有被控旋转后自动复位功能的铰链。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一种以往铰链1是用来安装在一门板21与一门框22间,以使门板21可旋转地悬挂枢设在门框22上。该铰链1包含:二页片13、14、一销轴15及数螺栓16。该等页片13、14皆具有一固结部131、141,以及复数个分别自固结部131、141的一相向侧延伸的管状枢接部132、142。该等固结部131、141分别借该等螺栓16安装在门板21及门框22的邻靠处,并使该等枢接部132、142呈上下交错地排列连接,再将销轴15直立穿伸轴设在该等枢接部132、142中。使联结后的门板21可以销轴15为支点而旋转开启或关闭。
以往铰链1在设计上虽然可将门板21安装在门框22上,但是在使用时,该门板21无论是打开或是关闭,都必须利用人力控制,在使用上无法自动复位。为此,有的人会在铰链1中安装一弹性元件,以在门板21打开后,能够利用弹性元件的弹力自动复位关闭,而在放开门板21关门时,却会因弹力的瞬间释放,而使门板21在关闭上较为迅速,容易碰撞到门框22发出巨响,也会容易撞击到进出的人,使用上较为危险。所以,也有的人会在门板21的上方安装一个类似油压缸或气压缸的复位机构,由于上述复位机构是额外安装在门板21的上方,因此,组装上除了必须安装铰链1的外,也必须另外再安装复位机构,所以在安装上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将一板件安装在一框件上,并使板件具有可缓冲也旋转复位功能的微回转式铰链。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回转式铰链,可用来将一板件安装在相对的一框件上,使板件可相对于框件在一关闭位置与一打开位置间旋摆,上述铰链包含:一旋转座、一固定座、一回转装置,及一直移装置。该旋转座是具有一固定在上述板件上的旋摆页片,及上下间隔地连接在旋摆页片的一侧缘的一上旋片、一下旋片。该固定座是具有一固定在上述框件上的固定页片,及一连结在该固定页片的一侧缘的中空套管,该套管是对应位在该上、下旋片间,且该套管界定出一轴套空间。该回转装置是安装在该轴套空间中,可在板件被打开时随其旋转,该回转装置包含一装设于该旋转座的下旋片上的旋转杆,该旋转杆具有至少一位于顶部的主倾斜面,及至少一位于该主倾斜面的一顶端的主高点。该直移装置是安装在该轴套空间中,可在板件被打开时蓄积一带动使该回转装置复位的弹力,该直移装置并包含一固定于套管中的弹性件,及一可被弹性件控制而只能上下移位的直移杆,该直移杆是直向抵接在该旋转杆的上方,并具有至少一位于底部的从倾斜面,及至少一位于该纵倾斜面的一底端的纵低点。板件关闭位置,该旋转杆的主倾斜面是抵靠于该直移杆的纵倾斜面上,且该主高点是交错离开于该纵低点,板件被打开,该旋转杆会被旋转座带动而同步旋转,同时该直移地被旋转杆抵推上移,使该弹性件具有复位弹力,当板件旋转到打开位置时,该主高点是顶抵于该纵低点,且该纵倾斜面与主倾斜面呈上下间隔相对,当抵推板件的力量消失时,借由弹性件的回复弹力,使该直移杆向下移动,同时抵推使旋转杆旋转至关闭位置,以带动该旋转座回转复位。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微回转式铰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一种以往铰链的立体分解图,说明该铰链与一门框、一门板间的对应联结关系;
图2是本实用新型铰链的一较佳实施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的正面组装剖视图,说明在一关闭状态时,该铰链中各构件的相关位置;
图4是类似于图4的视图,说明在一打开状态时,该铰链中各构件的相关位置;
图5是类似于图4的视图,说明由打开位置朝关闭状态移动时,该铰链中各构件的相关位置;
图6是一不完整的仰视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由打开位置朝关闭状态移动时,一旋转杆的二滑凸粒在一导引固定座的二限位槽中滑移的相关位置;
图7是本实用新型铰链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组装正视示意图,说明在一框件与一板件间上下间隔地装设有二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方便说明,以下的实施例,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隆尖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隆尖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99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用电瓶拖挂车
- 下一篇:一种自动锁门的防盗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