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书画毛笔无效
申请号: | 01278492.3 | 申请日: | 200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5137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文胜 |
主分类号: | B43K8/02 | 分类号: | B43K8/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2500 辽宁省凌***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书画 毛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书画用笔,尤其是由两只毛笔组成的组合式书画毛笔。
背景技术
本发明人在长期的书画实践过程中,深感现有毛笔在大写意绘画和现代书法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现有的书画毛笔,通常是让笔根处含清水,让笔稍部分含浓墨,笔肚部分是水和墨的交融处,而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保证笔根部分清水的充分利用,没等画上几笔,笔根部分的清水就被吸走,为了补充清水,只好用微型小勺往笔根部分添加清水,或用另一根毛笔蘸清水往笔根上滴,以补充清水的不足。绘画需要的是自始至中的连贯性,而每一次停顿下来往笔根上滴清水,都必然要削弱书画写意中一气呵成的连贯性。有些书画者厌烦这种麻烦的操作,忽视了对清水的应用,以至不能充分发挥墨色“薄如蝉翼”的半透明效果的水墨层次变化。由此可见,设计一种组合式毛笔乃书画界之所急。
本发明的目的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人在书画过程中反复实践,终于推出一种组合式毛笔,解决了书法或绘画中水墨层次不清晰以及水墨韵味不丰富、用笔雷同缺少变化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按下述实现:本实用新型由两只独立的、材质、规格完全相同的半圆型毛笔组合在一起,两笔组合后,从外观角度看上去,笔杆、笔毫和传统毛笔样式相同,其特征在于两个独立的毛笔笔毫、笔杆的横断面的外弧线组合成圆形,两个弦切面是互补的曲面,能够相互咬合,两者闭合后应用时可增加相互间的稳定性。上述两只毛笔在靠近笔杆上端的相同高度设有连接轴,并加装弹簧,将两个笔杆固定在一条轴上,使得两只毛笔能够以此为轴将两只毛笔呈剪刀样分开或闭合;分开时一只笔蘸墨、一只笔蘸水,合上后即可在铺好的宣纸上书写或作画;并通过轴向旋转可使含墨、含水的两个笔毫依据需要不停的接触纸面使其产生出丰富的笔墨效果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一只笔蘸墨、一只笔蘸水,合起来应用以达到书画者的表现目的,既能得心应手,又能实现笔墨淋漓、酣畅自如的效果,特别适合中国画大写意的方式,更适合现代书法对水墨变化丰富、水墨韵味十足的要求;除书画功能外,还具有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它不仅仅是一只笔,更代表着东方特有的传统文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并列举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开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图1中I-I剖面放大图。
图中:1……毛笔A的笔杆
2……毛笔B的笔杆
3……毛笔A的笔毫
4……毛笔B的笔毫
5……螺钉
6……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由两支材质、规格完全相同,且各自独立的两支毛笔A、B组成,在距笔杆1和笔杆2上端的等高位置,设有固定螺钉将毛笔A、B连接;毛笔A、毛笔B的结合面为互补的曲面,能够相互咬合,使得二者闭合后具有稳定性;使用时毛笔A、毛笔B以螺钉为轴分开呈剪刀状,一支蘸清水,另一支蘸浓墨,闭合后即可在宣纸上书写、绘画;沿笔杆轴向旋转不同的角度,可产生层次清晰、表现丰富的笔墨效果。
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由毛笔A、毛笔B构成,笔杆1和笔杆2的横断面的外弧线组合成圆形,两个弦切面是互补的曲面,能够相互咬合,两者闭合后可增加相互间的稳定性。毛笔A设一通孔,内置弹簧6,毛笔B设一螺钉孔座;固定螺钉5采用自攻螺钉,穿过弹簧6后拧在螺钉孔座内。两支毛笔A、B在分开时弹簧6进一步压缩,A、B结合面间距加大,闭合时弹簧6的张力作用在A、B间的曲面上,达到相互咬合、保持稳定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笔杆1、2的横断面设计成两个互补、对称的鱼形,更具东方文化特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文胜,未经李文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84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