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送钢坯的辊子无效
申请号: | 01276998.3 | 申请日: | 200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5197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树敏 |
主分类号: | B65G39/07 | 分类号: | B65G39/07;B21B3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6001 河北省邯***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送 钢坯 辊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钢坯的辊子,尤其是组合式输送辊子,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属输送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轧钢厂、炼钢厂连铸机使用的输送钢坯的辊子材质为铸钢或铸铁,为整体结构,整个辊身硬度相同,这给使用输送辊子使用带来了许多不便。一方面,由于辊子使用位置不同,磨损的程度也不相同,适宜使用的辊身硬度应有所区别,易磨损的部位应硬度高,不磨损的部位硬度可以降低,另一方面,其整体结构辊子硬度低、易磨损、耐磨性差,输送辊子过早的磨损,导致更换工作费时、费力、且备件耗费高,在更换辊子较频繁的使用场所,这种更换已成为影响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对整体输送辊子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辊子使用部位容易磨损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硬度高,具有较高耐磨性、抗裂性能的组合式输送钢坯的辊子,该输送辊子能根据使用要求采用不同的辊身硬度,以克服现有技术中输送辊子寿命低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输送钢坯的辊子,其特征在于:在基体与碳化钨辊环之间有无机胶,基体是铸钢、铸铁辊子或是磨损了的辊子,碳化钨辊环厚度为5毫米或5毫米以上,辊子基体与碳化钨辊环的配合间隙为0.15-0.3mm,辊子基体与碳化钨辊环配合处辊子表面处粗糙度3以下,基体螺纹刀花,深度t=0.25mm,角度60°,走刀量s=0.8mm,在碳化钨辊环的外侧焊接挡环。
本实用新型的输送钢坯的辊子,辊子具有不同的硬度,辊环具有较高的耐磨性,碳化钨辊环硬度:HRA84。尤其是在高温时红硬性好,使用寿命长,而且不易发生磨损。其综合使用寿命比铸钢、铸铁辊子提高10~15倍,该辊子适用于轧钢厂、炼钢厂连铸机输送钢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输送钢坯辊子的剖视图;
图2是碳化钨辊环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基体1与碳化钨辊环2之间有无机胶4,基体1是铸钢、铸铁辊子或是磨损了的辊子,碳化钨辊环2厚度为5毫米或5毫米以上,碳化钨辊环2其主要成份WC70%、Co30%,辊子基体1与碳化钨辊环2的配合间隙为0.15-0.3mm,辊子基体1与碳化钨辊环2配合处辊子表面处粗糙度3以下,基体1螺纹刀花.深度t=0.25mm,角度60°走刀量s=0.8mm、在碳化钨辊环2的外侧焊接挡环3。对于粘接过碳化钨辊环2的输送钢坯的辊子的修复,如需拆胶,可将输送辊子浸泡在氨水之中,借助敲击和压力作用,破坏胶层。
本实用新型的制造、修复该辊子的方法如下:
1)在辊子基体磨损位置直径处车削10mm或10mm以上;
2)辊子基体与碳化钨辊环配合处辊子表面处粗糙度3以下,基体外径用60°尖刀,按吃刀深度t=0.25mm,走刀量s=0.8mm,车出螺纹刀花;
3)粘接表面处理;将辊子基体表面上的氧化物刷干净,用丙酮分别清洗辊子粘接部外径、碳化钨辊环2内径及两侧;
4)粘接采用氧化铜无机胶粘接:1毫升磷酸液加4-4.5克氧化铜粉末配胶,在铜板上调制用刮铲充分调和,将调和好的胶用橡胶刮板均,多次、均匀的迅速地涂抹在两粘接面上,将辊子基体立放,然后将碳化钨辊环放至粘接位置,清除残胶;
5)固化:室温下放置2-3小时,送入烘箱内50℃保持1小时,再升温至80-100℃恒温2小时;
6)将挡环3与辊子基体1焊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树敏,未经王树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69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烹饪锅的快速脱卸手柄
- 下一篇:便携式冷藏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