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辊式排种器无效
申请号: | 01273681.3 | 申请日: | 2001-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5122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李爱城;辛志良;李文振;王选臣;于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爱城 |
主分类号: | A01C7/20 | 分类号: | A01C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4800 黑龙江省克***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辊式排种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中播种机具上的播种作业总成。
背景技术
机械类排种器是当今世界各国使用较为普遍的农作物排种器,我国使用的更为广泛,是机械化播种作业中核心工作部件。排种器的性能和作业质量,以及适应农艺要求的能力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和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当前,各种机械式排种器为大田播种机械化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由于这些排种器结构设计的缺陷,诸如采用刚性结构的清种部件和刚性护种板等,普遍存在故障多、使用寿命短的缺点,而且清种效果差,伤种、磕种现象较严重,大幅度降低了播种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机械式排种器存在的技术问题,设计一种新型的双辊式排种器,这到减少播种作业故障、延长排种器使用寿命、降低伤种、磕种比率、提高作业质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设计是,双辊式排种器在壳体上平行安装着清种辊轴和排种辊轴,柔性清种辊和排种辊分别固装在清种辊轴和排种辊轴上,并配置在壳体腔内,互相接触配合;在位于壳体腔外侧的清种辊轴轴端部位上安装双排链轮;限种器配置在壳体腔内侧上方,其一端与壳体连接固定,另一端与排种辊外圆周面接触配合;固装在壳体内腔上的弹性护种板将排种辊外圆表面部份包容;清种刀配装在排种辊侧下部,并与排种辊匹配,固定在壳体上盖上的清种梳与清种辊接触配合,至此构成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作业故障少、使用寿命长、伤种率和磕种率低、作业质量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双辊式排种器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向视图。
图中件号说明:
1、排种辊、2、清种刀、3、清种门、4、限种器、5、壳体上盖、6、清种梳、7、清种辊轴、8、弹性护种板、9、排种辊轴、10、柔性清种辊、11、双排链轮、12、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双辊式排种器包括壳体12和固装在壳体12上部的壳体上盖5,以及设置在壳体12侧下部的清种门3,在壳体12上平行安装着清种辊轴7和排种辊轴9,柔性清种辊10和排种辊1分别固装在清种辊轴7和排种辊轴9上,弃配置在壳体12腔内,互相接触配合;在位于壳体12腔外侧的清种辊轴7轴端部位上安装双排链轮11;限种器4配置在壳体12腔内侧上方,其一端与壳体12连接固定,另一端与排种辊1外圆周面接触配合;固装在壳体12内腔上的弹性护种板8将排种辊1外圆表面部份包容;清种刀2配装在排种辊1侧下部,并与排种辊1匹配;固定在壳体上盖5上的清种梳6与清种辊10接触配合。
使用时,将种子从壳体上盖5孔中充满壳体12腔内的充种区,双排链轮11驱动清种辊轴7和排种辊轴9带动柔性清种辊10和排种辊1转动,限种器4将不需充种的排种辊1上的充种窝眼封挡,需充种的窝眼充填入种粒,柔性清种辊10将充入排种辊1窝眼内多余种粒清出,弹性护种板8保护窝眼内种粒进入投种区完成排种作业。清种刀2可保证窝眼内的种粒强行排出,保证播种不空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爱城,未经李爱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36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脊柱内固定器
- 下一篇:圆盘式的胶囊/锭剂自动筛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