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喷雾干燥造粒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67929.1 | 申请日: | 200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5136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02 |
发明(设计)人: | 庄育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育丰 |
主分类号: | B01J2/04 | 分类号: | B01J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汇泽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若华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雾干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雾干燥造粒装置,具有节省能源及所造粒子均匀的功效。
背景技术: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材料技术更是所有工业产品的源头活水,与人类社会、经济和文明进步的关系甚为密切。早期,人类从大自然中选择天然物质进行加工、改造,获取适用的材料,如石器、陶器、铁器、天然钻石等。后来,为了满足生活、产业和国防进一步的需要,从而研制合金、精密陶瓷、半导体、高分子和复合材料,以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并提升人们生活品质。诸如:高纯度硅晶半导体带动了资讯电子工业的迅猛发展;高温结构材料促成航天工业的兴起,陶瓷光纤材料赋予通信产业新面貌;另如能源的开发、提炼、转化和储运,资讯的传播、贮存、利用和控制,机械、化工、生物和相关系统工程等都离不开材料。因此,材料就是人类物质文明演进的里程碑,而材料技术的发展与利用,不仅可促进国家安全、社会进步及生活福祗,亦攸关一国工程建设品质及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以电子元件制造为例,电子元件需置入一平面或盒状的载具上入窑烧结,该载具为平面耐火基板或盆状耐火基板(如氧化铝基板、氧化锆基板等),尤其氧化锆为最不容易与被动元件产生反应的材质,故大部分制造MLCC等被动通讯元件,均需依赖氧化锆为防护体,而且必须不断地更新载具。再者,由于氧化锆的比重接近5.8,已有生产采用压碎法或干式磨粉机来造粒,但是具有产生粉尘飞扬污染及粒子大小不均等缺陷,且在后续置入被动电子元件烧结的过程中,由于载具粒子大小不均,其凸出于基板的高度不同,承载面凹凸起伏过大,使置其上的被动电子元件容易倾斜,而电子元件本身的未干胶质或电极即有可能会沾附于基板承载面上(倾斜度越大污染越重),严重时会造成电子元件电极的损害,尤其是当电子元件微小化后,表面粘附技术越高,对元件污染越严重,产品质量不稳定,残次品率高。
以湿法喷雾造粒的方法是解决上述缺陷的可行方案,已有的喷雾干燥机,请参阅图1所示,其主要由原料搅拌槽1、过滤桶2、原料泵3、热风发生炉4、热风管及造粒塔6所构成,经搅拌、过滤后的原料借原料泵3输送至造粒塔6内的喷嘴7,借原料泵3将原料以雾状由喷嘴7喷出,利用热风原理,先前已搅拌磨碎的原料可去除过多水分,使产品能达到均匀的粒质粉状和理想的含水量,亦即借热风发生炉4在造粒塔6内部产生对流热风,然后由原料泵3把原料输送至造粒塔6内部,由喷嘴7成雾状喷出,热风发生炉所产生的热量,使雾状原料瞬间干燥而造粒,生产的粉粒则可由定量阀8摆动拨下,湿空气则由排风管9排出。由于以原料泵3把原料输送至造粒塔6内部喷嘴7喷出的方式,原料泵3需不断地抽取原料,再由喷嘴7喷出,浪费大量能源,而由于原料本身(特别是类如氧化锆等比重大的原料)容易造成输送管路的阻塞,造成所造粉粒大小不均,以上为已有技术现存的最大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雾干燥造粒装置,具有节省能源及所造粒子均匀的功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喷雾干燥造粒装置,主要由原料搅拌槽、过滤桶、原料泵、热风发生炉、热风管及造粒塔所构成,所述造粒塔上方设有储料塔,经搅拌、过滤后的原料由原料泵先输送至储料塔,该储料塔具有连通造粒塔的喷嘴,借原料本身的重力将原料以雾状由喷嘴喷出造粒塔,并借热风发生炉产生对流热风,将雾状原料瞬间干燥而造粒。
由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喷雾干燥造粒装置具有节省能源及所造粒子均匀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已有喷雾造粒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喷雾干燥造粒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喷雾干燥造粒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喷雾干燥造粒装置结构示意图。
1-原料搅拌槽 2-过滤桶
3-原料泵 4-热风发生炉
5-热风管 6-造粒塔
7-喷嘴 8-定量阀
9-排风管 10-储料塔
11-喷嘴 12-旋转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育丰,未经庄育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79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