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粉末成型机的加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67523.7 | 申请日: | 2001-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5137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02 |
发明(设计)人: | 林明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月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1/02 | 分类号: | B30B11/02;B22F3/03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末 成型 加压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末成型机的加压装置。
(二)背景技术
将粉末压结成型,为粉末冶金连续制程中的一个程序,粉末成型之模具主要由上冲、下冲及中模三部份组成,就压结体退模而言,粉末压床可分外模板不动式及外模板下动式,外模板不动式为压结体于中模处被压至最后阶段,藉下冲上升将压结体由模具中退出,外模板下退式则为利用外模板继续下降带动外模下降但将下冲固定而使压结体退出模具。
以一般传统式习用的粉末成型机结构而论,如中国台湾第88216034号“粉末成型机结构”的新型专利案,其主要是于粉末成型机的上部处设有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当于动作时是以粉末成型机上部的曲轴控制第一凸轮、第二凸轮转动,因驱动结构是位于粉末成型机的上部,故有着重心较为不稳定的缺点。
其另一缺点在于:因习用者是以曲轴传动,当上冲于加压成为成品时,由于下死点的ST位置太短(如图11中所示),亦即上冲下压并接触至金属粉末的时间太短,故于成型出成品时,是会发生排气性不良的问题,故会使成品内部出现具有空隙的不良品。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末成型机的加压装置,于加压时,位于下死点ST位置的行程较长,可使成品排出空气的性能较佳,具有重心稳定与成型后成品品质佳的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粉末成型机的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设于粉末成型机下部的一马达,该马达连接一传动轴,于传动轴上依序设有防止浮上凸轮、上冲凸轮及押出凸轮;
于粉末成型机上分别对应于上冲凸轮、防止浮上凸轮与押出凸轮处分别以一支点枢设上冲传动臂、防止浮上传动臂与押出传动臂;
该上冲传动臂的一端部设有一座体,该座体的侧边分别固设于一升降杆上,各升降杆分别朝上延伸设有一升降座,于升降座下方以间隔距离设有一上冲,于上冲底部中央朝下凸伸设有上模;
一中模,于中模内部形成模穴,于中模底部藉由连杆与一下降板连接,于下降板底部朝下设有一中柱;
一下冲头板固定设于中模下方,一下冲固设于下冲头板上;
于防止浮上传动臂的另端设有一固设于中柱上的座板;
于押出传动臂的另端设有一平板,该平板与中柱固设为一体。
所述的粉末成型机的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下冲是正对于中模的模穴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粉末成型机加压装置,是可藉由设置于粉末成型机下部的上冲凸轮、防止浮上凸轮及押出凸轮,利用各凸轮的外径高、低与外围圆弧之长短及相对位置藉由数支不同的传动臂将圆周运动转变为上、下运动,藉上冲凸轮驱动上冲头作上、下运动的动作并藉由上冲凸轮驱动上冲头作上、下运动的动作并藉由上冲凸轮外围的凹凸关是达到完成上、下运动中的预压与加压动作,于加压时,因位于下死点ST位置的行程较长,可使成品排出的空气性较佳,故本实用新型具有重心稳定与成型后成品品质佳的优点。
为进一步了解前述目的及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特征,兹附以图式详细说明如后: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粉末成型机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粉末成型机的正视平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传动轴与上冲凸轮、防止浮上凸轮与押出凸轮结合后的俯视平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上冲凸轮当接触上冲传动臂后的平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上冲传动臂的俯视平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防止浮上凸轮当接触防止浮上传动臂后的平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防止浮上传动臂的俯视平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押出凸轮当接触押出传动臂后的平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押出传动臂的俯视平面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之粉末成型机于成型时的曲线图。
图11:是习用之粉末成型机于成型时的曲线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粉末成型机加压装置,包括:
于粉末成型机上设有一马达(10),该马达(10)藉由传动结构传动至一传动轴(11)处,于传动轴(11)处依序设有防止浮上凸轮(20)、上冲凸轮(30)及押出凸轮(40)。
如图2、4、5中所示,于粉末成型机上分别对应于上冲凸轮(30)、防止浮上凸轮(20)与押出凸轮(40)处分别以一支点(31)、(21)、(41)枢设有上冲传动臂(32)、防止浮上传动臂(22)与押出传动臂(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月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月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75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