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锁心孔位移式防盗锁无效
申请号: | 01267209.2 | 申请日: | 200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4995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10 |
发明(设计)人: | 林文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文珍 |
主分类号: | E05B27/10 | 分类号: | E05B27/10;E05B17/18;E05B6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伟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锁心孔 位移 防盗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
背景技术
传统式的锁具,众所皆知,是一具有锁闩的本体中,设一可旋转的锁心,锁心内设有或一字状、或十字状、或圆孔状的锁孔,在锁孔的侧边中设依设定排列、可伸缩的卡柱(珠),由设有对应卡柱(珠)的凹槽的钥匙,插入锁孔中,令卡柱不卡定锁心,而使锁心可旋转,进而拨动锁闩而开锁;上述,因而存在有下列缺点:
(1)具有锁孔,锁孔的空间虽呈极小,但其空间大小呈固定孔径,因此,不肖者欲盗开时,以一盗开工具(例如:细片、细杆)即可在锁孔中拨动、压退卡柱(珠),而盗开,此乃传统式锁具易被打开的原因。更细言之,锁孔的孔径固定、且极小,其原供钥匙插入压(顶)退卡柱的尺寸,呈微小的尺寸,故,当盗开工具伸入锁孔中时,亦是可拨、压、顶退卡柱,具卡柱只需退后少许尺寸,即不阻定锁心的打开状态,因而会有易被盗打开的问题。依上述的盗开原理,故,只要有锁心、锁孔的锁具,皆极易被打开,差别只在于锁孔形状易或较不易被插入而已,但是,对盗开高手而言,并无差异。
(2)呈圆锁心式的结构,结构复杂,组装零件时,极不方便,需专业人工方有能力组装。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被盗开的机率几乎为零、具有极佳防盗开功效的无锁心孔位移式防盗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锁心孔位移式防盗锁,包含:一本体、一锁块、一定位块、一钥匙;该本体,设有供组装锁块的容置槽,锁块可在其内依操作而滑动位移,其前端设有通孔供锁块的锁闩穿出,其后端则以一封闭块封死,其上端亦与定位块封死;该锁块恰对应于本体容置槽,可在槽中依操作滑动位移,其后端设有一排或一排以上的多个贯穿容置孔、伸缩孔,各容置孔中组设有插销、顶升弹簧,再以一封闭片封闭,插销受弹力顶升,而穿入伸缩孔,并可凸出伸缩孔外、或缩入伸缩孔中,又,各插销伸出锁块的上端面,设成每一插销的伸出面皆不等高,形成一不等高面,又,锁块的锁闩,设成一体固死、呈不可再拆离;该定位块,对应于本体而使锁块封闭于本体中,定位块与本体组合后,呈封死不可再拆解,其底面设成对应于锁块不等高面的凹槽状,而定位块与锁块的相接触,呈非直线平面,又,定位块对应锁块各伸缩孔、插销处,设有插掣孔、上面则设有开锁槽,插掣孔的孔径,设成上半段为较小孔径、下半段为较大孔径的扩孔段;该钥匙,设成具有对应定位块各插掣孔的插掣杆,且,各插掣杆的长度,依所对应的插销凸出锁块面长度而定,钥匙压合于定位块开锁槽时,其各插掣杆恰插入定位块的各插掣孔,并恰抵压下锁块的各插销缩入其伸缩孔中,且,各插掣杆的长度恰只压至端面、而不会插入伸缩孔中;由上述结构、组成,呈锁块在本体与定位块中滑动位移式、非旋转式上锁及开锁,且,由较长较深的多根插销、多孔伸缩孔、插掣孔,形成不等长的纵深插合阻定,而必须以对应的钥匙插掣杆,方可同时准确压退下各插销开锁,达到不易被盗开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设成无锁心、无锁孔的结构,而设成位移滑动控制上锁、开锁状态,故无需旋转、无需锁孔,可消除因锁孔产生限制卡柱长度的问题,而可呈极深长的插掣锁定,不是只是少许尺寸的阻定,提高被盗开的困难度。
2、设成以不等高的组合面组合锁块、定位块,而使形成欲使各插销后退的深度皆不同,开锁时必须采用尺寸精密度皆相同对应的钥匙,插掣杆,一般的盗开工具无法使各插销呈同时、依不同的深度后退定位,故将可具有不被盗开的功效。
3、构件简化,方便组装,且,锁闩与锁块一体化活动,而使使用的上锁、开锁极方便快速,并因而不会有锁门被强迫敲开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及(a)仰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上锁状态(A)侧视(B)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开锁状态(A)侧视(B)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呈弧面的实施例的立体及(a)仰视(b)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5的组合剖视侧视(A)上锁(B)开锁状态示意图;
图7是图1无法被盗开的示意图;
图8是图5无法被盗开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呈平面的实施例立体及(a)仰视图;
图10是图9的组合剖视正视(A)上锁(B)开锁状态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锁门的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文珍,未经林文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72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