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铁磁材料管道磁力牵引纤维内窥镜无效
申请号: | 01265999.1 | 申请日: | 200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5156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09 |
发明(设计)人: | 计忠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23/24 | 分类号: | G02B23/24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申忠才 |
地址: | 71006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铁磁 材料 管道 磁力 牵引 纤维 内窥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元件,系统或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用于观察空心体内部的仪器的望远镜。
背景技术
对于工业管道内壁的观察和检测,需使用纤维内窥镜。这类纤维内窥镜的结构同医用支气管、肠道、输尿管纤维内窥镜相类似,其结构的主要特点是除传像传光系统外,纤维内窥镜头部有上下、左右牵拉机构,以使头部可以摆动,克服纤维内窥镜推入管道时与侧壁相碰时的卡滞。
上述纤维内窥镜的主要缺点是:由于结构限制,无轴向牵引机构。纤维内窥镜是柔性的,长度在几百毫米至1.5m左右,在被检管道中的推进,只能靠目镜端轴向蠕动推进,推力传递不力,头部发生卡滞时只能用头部侧向牵拉机构使头部摆动,移开卡滞点。
其次因纤维内窥镜的外径是有限制的,现有的纤维内镜在有限的空间内周向装有4根牵拉钢丝,在成像的物镜外不能再开侧视窗口,只能做成直视成像结构,这对管道内壁的观测是不利的。
另外上述纤维内窥镜的结构复杂,由于空间所限,减小了传光、传像系统的口径及其通光量,影响成像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设置在被检查非铁磁管道内的纤维内窥镜和设置在被检查非铁磁管道外的磁力牵引器。
本实用新型的纤维内窥镜为:在壳体一端设有目镜、另一端设有连接头和与侧面加工或制作有侧视窗的窥镜头部相联接的联接管,在壳体上设有传光接头,在窥镜头部侧视窗内设置有与成像物镜相连的侧视棱镜,设置在联接管内传像束的一端与目镜相连、另一端与成像物镜相连,穿插入壳体内设置在联接管内传光束的一端设置在侧视棱镜的外端面;所说的磁力牵引器为电磁磁力牵引器或永久磁力牵引器。
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磁力牵引器为:在骨架外设置有绕组。
本实用新型的永久磁力牵引器为:在磁铁架外设置有永久磁铁块。
本实用新型的磁铁架和永久磁铁块为半圆瓦形,两半圆瓦形的磁铁架用联接轴活动联接,两半圆瓦形永久磁铁块套装在磁铁架外。
本实用新型的联接管为螺旋软管,螺旋软管和窥镜头部用铁磁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管道内窥镜相比,在纤维内窥镜内没有设置牵拉机构,纤维内窥镜的头部和纤维内窥镜外部的螺旋软管用铁磁材料制成,磁力牵引器设置在被测管道外,通过磁吸引力牵拉纤维内窥镜在管道内轴向和径向移动,避免了纤维内窥镜在管道内被卡滞现象,简化了纤维内窥镜的结构,在相同的纤维内窥镜内孔空间,增大了传光传像系统口径的截面,增加了传光照明和传像系统的光通量,提高了像质,得到更好的观察效果。在纤维内窥镜的头部加工有侧视窗口,通过侧视棱镜使成像系统成为侧视,有利于对被检管道的观察和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永久磁力牵引器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电磁磁力牵引器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在图1、2中,本实施例的非铁磁管道磁力牵引纤维内窥镜是由壳体1、目镜2、传光接头3、传像束4、传光束5、联接头6、螺旋软管7、成像物镜8、侧视棱镜9、窥镜头部10、磁铁架11、永久磁铁块12、联接轴14联接构成,其中壳体1、目镜2、传光接头3、传像束4、传光束5、联接头6、螺旋软管7、成像物镜8、侧视棱镜9、窥镜头部10联接成纤维内窥镜,磁铁架11、永久磁铁块12、联接轴14联接成永磁磁力牵引器,螺旋软管7为联接管的一个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59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红外透热式肿瘤治疗仪
- 下一篇:组合型单芯多纤核光纤耦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