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筒形台式洗衣机无效
申请号: | 01263743.2 | 申请日: | 2001-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4968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26 |
发明(设计)人: | 周云普;孙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松下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17/06 | 分类号: | D06F17/06;D06F37/2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台式 洗衣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衣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台式洗衣机及其箱体的结构改良。
背景技术
针对单身、夏季洗衣频繁、洗衣量少、选择洗少量衣物的家庭日趋增多以及日常洗涤物多为轻薄的衣物的实情,小型的台式洗衣机的设计、研制颇受生产厂家的关注。例如,某大型家电企业申请了名为“微型全自动波轮洗衣机”(96212519.9)等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主要特点是壳体分为上、下两部,均是单壁,经整体注塑而成,上壳体桶底上设有固定减振弹簧的安装柱,轴承盖直接固定在减振弹簧上,脱水桶与脱水轴固定连接,间隔套装、支撑在上壳体内。洗衣机箱体与外桶二合一,受力状况和减振效果明显,实现了全自动洗衣机的微型化。而“洗衣机的箱体结构”(96228468.8)的专利申请,它包括箱盖,箱体,且提出了一种所述箱体由上、下及箱体内底为一整体注塑的单壁的结构形式。但其箱体结构主要是矩形体结构,虽然保持传统洗衣机的基本形状,但存在着注塑模具较为复杂,易使注塑件产生局部应力集中,强度欠高等缺陷。
也有人申请了可大洗涤也可小洗涤的“可变洗衣机”(00220762.1)。其采用方案是:洗衣机由支撑件、容器、洗涤作业零部件与驱动零部件等构成,其容器是可变体积的容器。给出了配有可变体积的软桶与可对接小杯桶的台式洗衣机。使用户天天可小洗涤,隔几日的大洗涤又不妨碍。但结构较为复杂,替换不甚方便,且售价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小型(台式)洗衣机箱体注塑件局部应力分布不甚均匀,强度欠佳,容积利用率欠高,以及整机成本较高等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所述的箱体系由洗涤桶和桶底以及设于其下的下壳体整体构成,且为单壁的旋转筒形结构;所述下壳体下端开口,并与底座的上开口相配接。一般地,所述的电机及其传动机构可以设置在底座上,也可以固定在壳体上。其中,旋转筒形的母线可以是一条或数条直线,也可以是曲线构成。例如直筒形;或洗涤桶呈圆台形,下壳体呈圆柱形或圆台形;或者所述的洗涤桶与下壳体为一曲线的旋转体,其间的桶底设置部为直径较小处;且在所述的桶底上设置有与洗涤波轮下部形状相配的凹陷区。由于箱体主要采用了旋转筒形的结构,可提高洗涤桶和下壳体的整体强度,以及整机有效的容积利用率,进一步降低成本,使整机更为轻便。
所述的下壳体一侧壁上设有一内凹的平面,其内侧设置有控制件,其外设置有形状与下壳体相吻合的罩体;且所述的底座的上开口嵌插入下壳体开口的内侧。进而,可在所述下壳体上设有若干个固定柱,在底座上设置有与之相应的固定座,并由固定螺丝将下壳体与底座扣合成一体。这样,即使发生洗涤水外溢,沿壁向下流至下壳体后,流经底座外壁,而绝不会进入下壳体的腔体内,利于提高防水性能;且有利于电器各控制件的布置和安装,又不影响整体的外观形状。所述的排水口设置在洗涤桶的桶底上,与其相接的排水管穿经洗涤桶下方的下壳体之壁体排出至桶体外;并在排水管口设有固定件。例如,在所述的排水管口处设置有固定挂钩,并在洗涤桶的上缘设有相应的挂钩座。一般地,由于所述挂钩座的位置高于最高洗涤水位,当其固定挂钩挂在相应的挂钩座上时,排水管即成闭合状态;当需排水时,放下排水管口即可。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1.结构简单、紧凑,将箱体与壳体合二为一,整机体积变小,也使整体的外观更加简洁明快;2.单壁的旋转筒形结构形式,不仅利于消除了应力分布局部集中的现象,使箱体各部位受力均匀,而且在使用相同材料量的条件下,提高了其整体强度和洗涤的容积量;3.克服了分体结构存在的制造、组装工艺的麻烦,简化了制作工艺和安装工艺,减小桶体侧壁的变形;4.占地面积小,且易于移动,合理利用室内的空间,可放置在适宜高度处使用,不易产生疲劳感;5.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延长使用寿命,利于提高市场竟争力。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附图2是附图1的A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松下家用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松下家用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37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