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柴油机的喷油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63062.4 | 申请日: | 200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5214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江;邹长征;李红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无锡柴油机厂 |
主分类号: | F02M61/14 | 分类号: | F02M61/1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2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柴油机的喷油器装置,用于安装在柴油机的缸盖上。
技术背景:
本实用新型作出以前,在已有技术中,四气门柴油机喷油器和油管接头均位于气缸盖罩内,其调整、检查、装拆都不方便。一旦高压油管或回油管泄漏就很难及时发现,漏出的燃油将稀释润滑油,会造成更大事故发生。由于上述原困,通常采用喷油器外置在气缸盖罩外,但这种结构方式对中小缸径的四气门柴油机是相当困难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喷油器及油管的安装及连接较为可靠,同时也彻底杜绝了燃油与润滑油发生混合的可能,其调整、检查、装拆比较方便的柴油机的喷油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其主要采用喷油器6垂直安装在气缸中心,采用喷油器压板7定位压紧,在气缸盖4顶板上加一个斜油腔,油腔内安装中间接管10,中间接管10与喷油器6上的进油口相连,采用锥面配合,中间接管10压紧在气缸盖4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喷油器6外装有喷油器垫片1、喷油器铜套2,喷油器6垂直安装在气缸中心,通过喷油器6顶面的定位销及喷油器压板7来定位及压紧,密封采用O型圈3、5来完成。喷油器压板7固定采用压板螺栓9、球面垫圈8,将其固定在气缸盖4上,并采用转角法拧紧,保证工作的可靠性。喷油器6与高压油管通过一个中间接管10来连接,在气缸盖4顶板上加工一个斜油腔安装在其中间接管10与喷油器6上的进油口相连接,中间接管10顶端制成锥形,并通过锥面配合来保证密封,中间接管10通过中间压紧螺母12压紧在缸盖4上,并采用O形圈11来密封。喷油器6的回油通过油腔的缝隙,再经气缸盖4上通长的回油孔至接在气缸盖4后端的回油管。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喷油器及油管的安装及连接较为可靠,同时也彻底杜绝了燃油与润滑油发生混合;2、喷油器完全处于在隔振、降噪音的气缸罩内,起到了降低柴油机噪音;3、当柴油机供油系统过渡到共轨系统时,缸盖结构及喷油器、油管连接不需改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无锡柴油机厂,未经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无锡柴油机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30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囊式膨胀水箱自动补气供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复合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