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水防砂一体化管柱无效
申请号: | 01261570.6 | 申请日: | 200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5032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31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齐;谢金川;魏斌;韩德民;智勤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20 | 分类号: | E21B43/20;E21B4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夫寿 |
地址: | 257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水 一体化 管柱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内注水管柱,尤其涉及一种注水防砂一体化管柱。
二、背景技术
目前,现场使用的注水管柱主要有油管、封隔器和配水器等组成,而出砂的注水井则先进行化学防砂,再下入注水管柱。特别是化学防砂井,由于防砂有效期短,在防砂失效后往往造成砂堵、砂埋,使注水不均,甚至注不进水去,需进行重新作业,造成人力、物力浪费,成本提高。
三、发明内容
一种包括油管柱、封隔器和配水器的注水防砂一体化管柱,还具有夹壁注水防砂装置、封闭注水防砂装置、注水阀装置和配水装置。夹壁注水防砂装置由下流通接头、内中心管、堵头、金属毡、外保护管、中心筛管、上流通接头和接箍构成;封闭注水防砂装置是除环堵装置在中心筛管和内中心管的环空中,变径接头连接在中心筛管的一端外,其余零部件结构和连接与夹壁注水装置相同;注水阀装置由外筒、复合密封、液缸、弹簧和内筒构成;配水装置由油管、内管和皮碗组成;封闭注水防砂装置、夹壁注水防砂装置、注水阀装置和配水装置分别由接箍、外筒和油管连接成整体。外保护管套在中心筛管上,壁上有众多圆孔,其两头由堵头相连、密封,其环空中夹有由不同丝径和比例组成的不锈钢挡砂金属毡。上流通接头和下流通接头连接在内中心管上,其外表面有能流水的轴向花键槽,花键台肩卡紧在中心筛管上。外筒和内筒的一端相连,外筒有内台阶,内筒有外台阶,内筒的壁上开有进水孔,其壁外表面上装置复合密封。复合密封是由两片弹簧圈,中间夹装软质密封圈,如橡胶圈,尼龙圈等构成,弹簧片截面开口,与软质密封圈共同装置于内筒外表面的矩形槽中。液缸为带有台阶的筒状结构,安装在内筒上,其壁上有出水孔,由弹簧压住靠在内筒的台阶上,并能在内筒上滑动。封闭注水防砂装置、夹壁注水防砂装置、注水阀装置和配水装置分别由接箍(2.8)、外筒(3.1)和油管(5.1)连接成整体。
根据上述设计原理,配水装置还可设计为有油管、反冲阀、配水芯子和皮碗构成的结构,配水芯子上安装皮碗和配水嘴。使用时将其投入井中,坐在注水阀装置的台阶上。如需要更换配水嘴时,可用钢丝将配水芯子捞出来,或用从套管与油管的环空中打压法,压力经反冲阀作用在配水芯子上的皮碗上,将配水芯子冲出来。
本实用新型的注水防砂一体化管柱,根据井的实际需要,用封隔器进行多层或单层连接,注水、防砂一体化运转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1、管柱既是注水管柱又兼防砂管柱,结构紧凑,一举两得,实现了注水防砂一体化设计;
2、管柱即使被砂埋后也照常进行均匀注水,防止了水淹,水窜现象的发生;
3、设计的防砂金属毡,强度高又富有弹性,既能挡砂又不会被水中的杂质堵塞,有效期长;
4、因管柱皆成封闭,可实现多个封隔器一次坐封,提高了施工效率;
5、采用了标准化、规格化设计,每一单元结构相同,可根据注水层的厚薄方便地增减注水单元的长度,很好地达到覆盖注水层的目的;
6、由外筒、内筒、复合密封、液缸、弹簧组成的注水阀装置具有单向密封性能,使本管柱构成一个封闭系统,可有效地防止地层反吐,层间互串及由此引起的地层出砂现象,提高了注水效果。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结构剖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和图2所示,即可制造和组合出完整的注水防砂一体化管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未经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15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盛装容器
- 下一篇:适用于电厂低压加热器的疏水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