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置式水泵、水轮机桨叶接力器无效
| 申请号: | 01260772.X | 申请日: | 2001-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5056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14 |
| 发明(设计)人: | 郭中枹;郭亚明;张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中枹;郭亚明;张志斌 |
| 主分类号: | F03B15/00 | 分类号: | F03B15/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凤 |
| 地址: | 300142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外置 水泵 水轮机 桨叶 接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泵、水轮机桨叶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公知的技术中,转桨的轴流式、贯流式、及斜流式水泵、水轮机转轮桨叶接力器均布在水泵、水轮机的转子体内部,操作桨叶接力器的压力油必需通过受油器的内、外油管后才能进入桨叶接力器的A、B两个工作油腔中,使其活塞左、右或上、下移动操作转轮的桨叶的开启或关闭。这种公知的装置存在的缺点是:受油器和转轮桨叶根部漏油严重,以至造成下游河流严重的油污染;转轮内部结构庞大复杂化,维修十分困难,还降低了转轮的过流能力;排除了中小型机组使用转桨式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避免现有技术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外置式水泵、水轮机桨叶接力器,它避免了河流油污染,并且体积小、便于维修、不影响转轮的过流能力,而且使中小型机组也能使用转桨式。为实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将桨叶接力器由转轮体内移出至发电机外端,使其靠近受油器位置,工作油压由传统的2.5Mpa-6.3Mpa提高到16Mpa-20Mpa,这样受油器、桨叶接力器及相应的管路尺寸均可大大的下降,这为外置化提供了结构上的可能,外置后的接力器主轴与传动轴连接,控制转轮桨叶的开启或关闭,受油器直径极小,全部采用高油压液压元器件的制造工艺与技术,其渗漏油量极小,受油器与桨叶接力器主轴通过削震连接器连接,以避免主机常见的跳摆传到受油器的活塞上,削震连接器由多组板式弹簧及两组导油软管组成,受油器的两个供油腔分别与消震连接器内的两个导油软管连通,两个导油软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接力器主轴内的两个油路连通,两个油路分别通向接力器的两个互不连通的工作油腔,外供压力油经上述两个油路分别通入两个工作油腔,接力器缸体外固定有集油箱,进一步排除了漏油的可能性。由于接力器在转轮体外,压力油不可能进入转轮内部,由桨叶向下游漏、排油的问题则可根除,同样的原因,使得维修十分方便,由于提了工作油压,使接力器和受油器的体积做成很小,因此中小型机组也能使用转桨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中的受油器及消震器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的外置式水泵、水轮机桨叶接力器由受油器1和接力器4组成,受油器1的壳体被固定不动,受油器活塞2通过消震连接器10与接力器主轴5连接,并与其同步运动,来自调速器的压力油通过进油腔a和进油腔b、受油器活塞2的内部孔槽、导油软管8和导油软管9、接力器主轴内的两个油路分别送达两个互不联通的工作油腔A和工作油腔B,接力器的活塞7固定在接力器主轴5上,接力器主轴5与传动轴3固接,传动轴3再与转轮的桨叶连接,接力器4的缸体外固定有集油箱6。工作时,随着水泵、水轮机的运行扬程一水头,开度等工况发生变化时,转轮桨叶的角度需要相应地加以变化,这一变化是由外置的接力器4、受油器1、削震连接器7、传动轴3等部件共同完成的。由于受油器、接力器的小型化和外置化并辅以高精度的加工工艺、完备的集、漏油接受系统,便于维护,确保透平油不可能进入转轮内部,由于提高了工作油压,简化了结构、减小了体积、降低了成本,最重要的是根除了设备对下游河流的油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中枹;郭亚明;张志斌,未经郭中枹;郭亚明;张志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07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封逆止阀
- 下一篇:全自动履带式无刀剥皮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