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伤臂助疗吊带无效
申请号: | 01260205.1 | 申请日: | 200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5002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洪岩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A61F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环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皓晨,王家印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臂助 吊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特别涉及伤臂助疗吊带。
背景技术
目前在治疗伤臂时,为了使伤臂尽快痊愈,一般都要将有伤的小臂用绷带兜住,绷带上端套在颈部。这种吊臂的方式使绷带长时间勒住颈部,影响血液循环,使人感到麻木,也影响伤臂的疗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不吊在颈部从而不影响血液循环和疗效的伤臂助疗吊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列措施来实现:包括托臂兜、前吊带、后吊带、横带,前吊带的下端与托臂兜的前侧连接,后吊带的下端与托臂兜的后侧连接,横带的一端与所述后吊带的上端连接,该横带的另一端通过插件与所述前吊带的中部垂直连接,所述前吊带的端部通过搭扣与所述后吊带的上端连接。
所述的托臂兜卷曲为筒状的形状,在上端的开口的前后侧之间有两个带形搭扣,在对应上臂肘部的一端的前后侧之间也有一带形搭扣,该托臂兜由带网孔的软质材料制成,在其边缘、有搭扣处及与所述前后吊带的连接处都复合有加强带。
所述的前吊带的上部还配有肩垫。
所述的后吊带的上端通过三角环与所述的横带和前吊带连接。
所述的横带有两根,其后端均与后吊带上端连接;所述前吊带的中部的上下分别连接一垂直的横连端,在其端部有插件座;所述的两根横带的前端各有一插件头与上述插件座配套连接。
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前后吊带让肩部承担托臂兜的重量,并通过横带向侧面分解一部分重量,增加了受力点,避免了颈部受勒而影响血液循环及中枢神经的正常工作,加快伤臂的痊愈托臂兜的形状特别适合小臂的形态,有益于伤臂的康复。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其前部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其后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托臂兜1、前吊带2、后吊带3、横带4,前吊带2的下端与托臂兜1的前侧连接,后吊带3的下端与托臂兜1的后侧连接。
所述的托臂兜1卷曲为筒状的形状,在上端的开口的前后侧之间有两个带形搭扣11,在对应上臂肘部的一端的前后侧之间也有一带形搭扣12,该托臂兜1由带网孔的软质材料制成,在其边缘、有搭扣11和12处及与前后吊带2和3的连接处都复合有加强带13。
所述的前吊带2的上部还配有肩垫5。
所述的后吊带3的上端连接一个三角环6。
所述的横带4有两根,其后端均与后吊带3上端的三角环6连接;所述前吊带2的中部的上下分别连接一垂直的横连端21,在其端部有插件座22;所述的两根横带4的前端各有一插件头41与上述插件座22配套连接。横带4前端与插件座22之间为自锁连接,能够根据需要调节横带4的长短。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托臂兜1套在受伤小臂上,并将上面的两个带形搭扣11扣合,将前吊带2从该臂肩前搭向后背,使垫肩5垫在肩上;后吊带3从该臂的掖下穿到后背,使其端部的三角环6位于靠近肩部的后背处,前吊带2的端部有搭吊,它从肩上翻到肩后并穿过后吊带3的三角环6与之扣紧。在三角环6上还有两条横带4,它们通过另一臂的掖下绕到前胸,将其端部的插件头41插到横连端21上的插件座22上,请参见图2和图3。
另外,为了增加舒适性,在后吊带3的下端连接一段弹性带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洪岩,未经张洪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02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