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机充电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01259625.6 | 申请日: | 200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5048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07 |
发明(设计)人: | 陈鸿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鸿华 |
主分类号: | H04Q7/32 | 分类号: | H04Q7/32;H02J7/00;H01M10/4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黎光,张占榜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充电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充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是为现用充电连接器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充电连接器10,是设有一可与电脑主机的共用串联汇流排连接端口(USB PORT),插接组合的插接头12,该插接头12经一导线16而与一插头14连接,该插头14的型态与构造,以可对应手机(移动电话)充电电池充电输入端口的型态、构造即可。前述的充电连接器10利用插接头12,可将个人电脑主机或笔记本型电脑,所设的共用串联汇流排连接端口(USB PORT)的5V/500mA直流电源取出,利用此电源以提供手机(移动电话)充电电池的充电,使得外出(国)、旅行,对手机充电电源的取得更为便利、容易。但该充电连接器10的充电连接后为直接连接的型态,将有下述的缺点:
一、该现用充电连接器10,利用电脑主机或笔记本型电脑,直接由共用串联汇流排连接端口与手机及充电电池连接充电,无法防止电压回冲的情况,且无法避免电源供应端瞬间高压的情事发生。
二、现有的手机充电电池有5V、8V的电气特性之分,而共用串联汇流排输出的5V电压,无法提供8V电气特性的手机充电电池使用。
三、无充电状态指示,易发生充电未完全或充电过久而造成充电电池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即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手机充电连接器,该手机充电连接器具有防止电压回冲的作用,可避免电源供应端瞬间高压对手机及充电电池的损坏;能提供使用者对手机充电电池充电状态的了解,以避免充电过当的情况下损坏;现有的5V、8V电气特性的手机充电电池皆可充电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是由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手机充电连接器,包括一与电脑主机或笔记本型电脑的共用串联汇流排连接端口插接的插接头、一导线、及一插头,其特征是:插接头经由导线及中继一控制器,而与插头连接构成;该控制器设有一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设有:
一侦测端与升降压单元,该侦测端侦测手机充电电池的电压特性,并做适当充电电压准位调整,提供适当充电电压予手机充电电池;
一侦测单元,对手机充电电池电量饱和状态的侦测,并产生讯号予;
一判断单元,判断前述讯号以控制;
二只发光二极管,藉由发光二极管的灯讯,显示手机充电电池充电的状态;
前述中继的控制器,消除直接连接充电的方式,避免电源端电压回冲、发生瞬间高压对手机及充电电池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一、充电状态的指示,能提供使用者对手机充电电池充电状态的了解,以避免充电过当的情况下损坏;现有的5V、8V电气特性的手机充电电池皆可充电使用。
二、升降压控制:依据侦测充电电池的电气特性,无论电压为5V或8V皆可充电使用,且升降压电路单元取代传统变压器,有效地使体积缩小而便于携带。
三、充电连接器中继一控制器,消除了共用串联汇流排(USB)与充电电池及手机的直接连接,具有防止电压回冲的作用,避免了电源供应端瞬间高压对手机及充电电池的损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兹藉由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图示,对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用充电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一)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二)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是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充电连接器20,主要是由一可与电脑主机的共用串联汇流排连接端口(USB PORT)插接的插接头22,经由一导线28并中继一控制器26而与一插头24连接,该插头24可采用各种厂牌、规格的手机对应使用的型态、构造。
请参阅图及图5,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一)、(二)的示意图。如图所示: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连接器20,可自个人电脑主机30或笔记本型电脑40的共用串联汇流排连接端口32(USB PORT)将电源取出,再经由一中继的控制器26,使能在具有稳定电压、充电状态指示及防止电压回冲的条件下,对手机50(移动电话)的充电电池充电。进而可提供使用者外出(国),手机50充电电源取得的容易与便利,并可避免电气特性不符充电损坏的情事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鸿华,未经陈鸿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96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