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喷孔套筒轴流型控制阀无效
申请号: | 01253117.0 | 申请日: | 200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5032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政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冠龙阀门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26 | 分类号: | F16K3/26;F16K47/00;F16K31/52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天成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20180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喷孔 套筒 轴流 控制 | ||
技术领域
一种多喷孔套筒控制阀,其属于机械阀门行业领域,特别适合于给排水系统和工业流体系统中所使用的阀门。
背景技术
已有技术中,特别在工业流体动力管道系统中,阀门是实现整个系统自动化控制的最基本元件。其保证系统控制的安全、即时和有效,当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压力调节和流量控制阀的操作。然而,对于这些遥控的控制阀,要求能在任何条件下稳定的操作,而且能在任何操作方式下都不会造成阀体和系统的损害。是该领域内需解决的问题所在。
在常规的控制阀上存在的普遍问题是:
1.操作工况受到限制:当有高压差或大流量产生时,传统的旋转型或球型
控制阀有一定程度的操作限制。会产生汽蚀和振动现象。
2.流量控制特性不理想:在阀门的整个启闭过程中,启流量随阀瓣开度以
非线性比例变化,或者仅在中部区间是近似线性变化的。当需要对流体
的流量进行连续的过程控制时,只能借助附加的电路系统和驱动装置,
获得一种假性的线性比例。
3.易振动:在高压、高速得水流作用下,流量控制阀极易产生剧烈的振动
现象。特别是对高流量流体的控制,在工程应用中非常有害。
4.易产生汽蚀:常规流量控制阀由于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因素,不可避免地
产生汽蚀现象,损坏阀门和管道,大大缩短了其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解决已由技术存在的缺陷:该多喷孔套筒轴流型控制阀主体结构为一喷孔体,在喷孔体的外壳体罩有一套筒,喷孔体上设有复数透孔,前端由端盖密封,套筒的移动由驱动机构完成。当驱动机构的驱动臂控制套筒前后移动来控制喷孔体的水流量,该驱动机构可以是手动、自动或液动。改变流通面积,进而控制通过的流体流量和压力,并使喷出的水柱在阀中心轴线上相互冲击,其减弱水柱的速度能量,避免阀体损坏,减少了阀门的振动和噪音系数。
附图及说明
为了能更详细的对本实用新型多喷孔套筒轴流型控制阀具体结构做进一步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喷孔套筒轴流型控制阀结构剖示图。
图中符号说明:
1 驱动机构
11 驱动臂
2 套筒
3 端盖
4 套体
41 喷孔
5 密封圈
6 外阀体
7 法兰盘
8 调节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多喷孔套筒轴流型控制阀是由外阀体6,并在外阀体6的一端固设一圆型套体41,置于法兰盘7与外阀体6之间,用螺丝固定,在圆型套体4上设有喷孔体41,圆型套体4的表面设置一圆型套筒2,圆型套筒2一端与驱动臂11连接,在圆型套体4的另一端以密封圈5与端盖3用螺丝密封,驱动机构1带动驱动臂11,然后带动与套筒2固接的套筒2在圆型套体4上移动,改变喷孔体4的水流出面积,在外阀体6的上部固设调节装置8,该调节装置8与驱动臂11活络连接,用以调节驱动臂11带动套筒2在圆型套体4上移动调节喷孔体4的喷水面积,套筒2与圆型套体4设置一塑料密封圈5。
通过如上结构的设计,该控制阀具有稳定的流速克服了汽蚀和振动,即使最大流量和高压差时也没有任何振动,甚至在出水口有负压的情况下也能操作。
综上所述,多喷孔套筒轴流型控制阀确实比已有技术中有关操作限制,流量控制,减少振动及使用寿命上都有所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冠龙阀门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冠龙阀门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31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防窃电自动报警电度表
- 下一篇:自密封节水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