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棉籽脱绒机无效
申请号: | 01252032.2 | 申请日: | 200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5000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李辉军;贺德秋;胡晓峰;吴国安;刘英;王正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机电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程祥,冯卫平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棉籽 脱绒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棉籽脱绒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棉籽脱绒机,大多采用硫酸碳化棉籽上的短绒来获得棉籽。这种设备不仅结构复杂,体积较大,而且具有较高价值的短绒因碳化而无法利用。针对上述问题,有人设计了一种棉籽脱绒机,它包括机体、进料口和出料口、设在机体上的钢丝刷滚以及分布有通孔的筛板,钢丝滚通过其轴、轴承与机体相联,钢丝刷滚与筛板之间为脱绒室,筛板外周为与风机抽风口相通的抽绒室。问题是,这种脱绒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钢丝刷滚上的刷毛或钢丝被磨损,脱绒室的间隙变大,使得棉籽上的短绒很难脱掉。还有一种棉籽脱绒机,包括二个并置的钢丝刷滚,其外包围有筛板,由此构成一个脱绒基本单元。这种脱绒机不仅结构复杂,而且脱绒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棉籽脱绒机,这种脱绒机不仅结构简单、脱绒效果较好,而且在刷筒上的刷毛或钢丝磨损而导致脱绒腔间隙变大时,可调节脱绒腔的间隙来满足棉籽脱绒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棉籽脱绒机,包括机体、进料口和出料口、设在机体上的刷筒以及分布有通孔的阻流筒,刷筒通过其轴、轴承座与机体相联,刷筒与阻流筒之间为脱绒腔,阻流筒外周为与风机抽风口相通的流绒腔,其特殊之处是刷筒由若干个刷板和槽形条组成,刷板和槽形条通过螺栓固联在刷筒的连接盘上。
上述刷筒中空,并通过其端部与大气相通,刷筒的刷板上设有联通脱绒腔和刷筒内空的小孔。
上述阻流筒上的通孔可设为长形孔,长形孔相对刷筒轴成倾斜设置。
以上述结构作为一个脱绒单元,设有二个以上脱绒单元,脱绒单元之间呈上下布置或前后布置,设有联通脱绒单元脱绒腔的连接料口,连接料口和进料口沿脱绒腔的切线或对心方向与脱绒腔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当刷筒上的刷毛或钢丝磨损后,松开螺栓并沿径向调节刷板以调节脱绒腔间隙,使脱绒腔间隙在有效脱绒范围内。这样,本实用新型可持续进行高质量棉籽脱绒。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脱绒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刷板的局部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阻流筒的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机体2、进料口9和出料口22、外罩14、设在机体2上的刷筒20以及分布有通孔24的阻流筒16,刷筒20通过其刷柄4、连接盘5、轴6、轴承及轴承座1与机体2相联,刷筒轴6上设有传动轮7,刷筒20与阻流筒16之间为脱绒腔15,阻流筒16与外罩14之间为与风机抽风口相通的流绒腔13,刷筒20由若干个刷板3和槽形条11组成,刷板3上设有钢丝刷10,槽形条11上设有推料板12,刷板3和槽形条11通过螺栓固联在连接盘5上。刷柄4上设有调节孔17,用于沿刷筒20径向调节刷板3。刷筒20两端设有与阻流筒16固联的挡籽圈19。
本实用新型的刷筒20中空,并通过其端部进风口18与大气相通,刷筒20上设有联通脱绒腔15和刷筒内空的小孔23(参见图3)。这样,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在风机作用下,空气从进风口18经刷筒内空、小孔23进入脱绒腔15,并将附着在刷毛或钢丝10上的棉绒清除。
上述阻流筒16上的通孔24如图4所示为长形孔,长形孔24相对刷筒轴6成倾斜设置。这种结构既便于短绒进入流绒腔13又可以延长棉籽在脱绒腔15的脱绒行走路程。
以上述结构作为一个脱绒单元,本实用新型还可设有二个以上脱绒单元,脱绒单元之间呈上下布置或前后布置,在脱绒单元之间设有联通各脱绒单元脱绒腔的连接料口8,连接料口8和进料口9沿脱绒腔的切线方向与脱绒腔相连通。这样棉籽可在重力和刷筒20转动的推力下顺畅地进入脱绒腔。需要时,进料口和/或连接料口也可与脱绒腔成对心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动力通过传动轮7、刷筒轴6带动刷筒20转动,物料(棉籽)经进料口9进入脱绒腔15,棉绒在转动的钢丝刷10和阻流筒16的共同作用下从棉籽上脱掉,棉籽在刷筒20、推料板12、阻流筒16的长形孔24的作用下边脱绒边向前推进,然后经连接料口8进入下一个脱绒单元重复上述过程,最后脱完绒的棉籽从出料口22流出。在上述脱绒过程中,受风机作用,空气经进风口18、刷筒内空、小孔23进入脱绒腔15,再经长形孔24、流绒腔13、出绒口21将棉绒带入收集容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机电研究设计院,未经湖北省机电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20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