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显示模块无效
申请号: | 01251707.0 | 申请日: | 200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4929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22 |
发明(设计)人: | 宋新利;熊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中原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14 | 分类号: | G09G3/14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显示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大型显示屏上的发光单元,尤其是一种新型显示模块。
背景技术:
象素是大型显示屏的基本组成单位(发光单元),通常,每个象素由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成,这些二极管焊接在一个灯板(电路板)上,最后又封装在一个灯壳内,即一个灯壳对应一个象素,每个灯壳背面均有一个固定螺栓;如果显示屏的分辨率为1024点/平方米,那么在1平方米面积上就有1024个灯壳,对应就应该有1024个固定螺栓,如果显示屏的分辨率为2500点/平方米或者更高的话,那么在1平方米的面积上就有2500个或者更多个灯壳,对应也应该有2500个或者更多个固定螺栓。另外,这种结构的显示屏如果需要更换一个象素的话则只能从前面更换,给维修带来很大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结构新颖、且经济实用的新型显示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显示模块,包括遮光罩、灯壳、发光二极管、电路板和接插件,在遮光罩上均布有横向和纵向交错排列的灯孔点阵。
上述点阵的灯孔数为4×8个或8×16个。
上述的灯孔为圆形、椭圆形或四边形。
在上述每两排横向灯孔之间有一条外凸的遮沿。
本实用新型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1、大大提高了显示屏象素的封装质量,通常的显示屏都由单个象素组成,每个象素又是由发光二极管、灯板(电路板)、灯壳封装而成,最后通过灯线、接插件和发光板相连,发光板再和驱动板相连,共计两次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则是二极管直接焊接在发光板上,然后再整体封装在一个灯壳内,最后发光板再和驱动板相连。采用该新技术,信号的传输减少了一次接插,同时也就降低了故障率。
2、大大简化了象素的安装。通常的显示屏都是由单个象素组成,每个象素后面都有一个固定螺栓,而现在显示屏由显示模块组成,每个显示模块可以包含4×8和8×16象素点阵,并且每个显示模块后面仅有若干个固定螺栓,也就是说以前需4×8=32个或8×16=128个固定螺栓,而今只需要若干个即可。
3、大大方便了显示屏的维修。通常显示屏要想更换一个象素非常困难,必须由两个人在内部和外部同时进行,而人在外部维修有时又很难实现;现在这种技术采用的则是显示模块,模块为一长方体(4×8和8×16象素点阵),如果需要维修更换,松掉模块后面的固定螺栓,抓住模块向前推出,并向前翻转90°,然后向左或向右旋转90°,最后回缩拿进屏幕内部即可,维修人员根本不需要到屏幕外部去。
4、大大降低了显示屏的成本。以分辨率为2500点/平方米的显示屏为例,显示面为3.2米×3.2米=10.24平方米,那么在该面积上就有25600个象素。对原有结构,每个象素成本(不考虑发光二极管和注胶)为:灯壳0.8元+灯板(电路板)1.2元+灯线0.3元=2.3元,该面积上所有象素成本共计:25600×2.3=58880元;对现有模块结构,模块可由8×16象素点阵组成,该面积上共计有200个显示模块,每个模块成本(不考虑发光二极管和注胶)为:灯壳60元(无灯板、无灯线),那么该面积上所有象素成本共计:200×60=12000元。也就是说采用模块结构,仅象素一项,成本就降低58880-12000=46880元;如果显示屏面积达102.4平方米,则成本能降低46.88万元。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模块安装步骤结构示意图;
图2为遮光罩结构主视图;
图3为图2在A-A面的剖视图;
图4为图2在B-B面的剖视图;
图5为电路板主视图;
图6为灯壳主视图;
图7为图6在C-C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包括遮光罩1、灯壳2、发光二极管3、电路板4、接插件5和密封圈6,在遮光罩1上均布有横向和纵向交错排列的灯孔点阵,灯孔7的数量为4×8个或8×16个,其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四边形,在每两排横向灯孔7之间有一条外凸的遮光沿8,每个灯孔7与电路板4正面上的四个发光二极管3组成的象素相对应,电路板4为一整体电路板,灯壳2也为一整体灯壳。
灯壳2的内部固定有电路板4的螺母和定位电路板4的台阶,灯壳2的背面有固定灯壳的螺母和定位灯壳的定位销以安装密封圈6的安装槽,密封圈6由两个矩形圈组合而成,固定灯壳的螺栓就在两个矩形圈的中间,发光二极管3焊接在电路板4的正面,接插件5焊接在电路板4的背面,整体再固定在灯壳2中,然后装上遮光罩1,最后注胶形成显示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中原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中原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17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