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谷禾自动分离打稻机无效
申请号: | 01249519.0 | 申请日: | 200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5024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31 |
发明(设计)人: | 曾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柏军 |
主分类号: | A01F7/04 | 分类号: | A01F7/04;A01F12/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450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分离 打稻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谷禾自动分离打稻机,属于稻谷收割过程中进行谷禾分离的农机器具。
技术背景:
传统的打稻机其结构包括脱粒滚筒、谷桶及动力装置。脱粒滚筒依靠动力作用高速旋转,将谷粒从稻穗上分离下来。脱粒滚筒脱离下来的谷粒直接落入谷桶内,然后,进行人工粗选、人工装运。因为,进入谷桶的谷粒没经过任何分离措施,脱粒滚筒脱离下来的谷物中,还含有大量的杂禾,这给谷物的净化带来许多麻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带谷禾分离装置的打稻机,专利号为:98231170.2。该专利文献所提供的打稻机是在传统的打稻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其特征在于:在脱粒滚筒的下方设置谷禾分离装置,所述的谷禾分离装置包括振动筛、排料装置等,整个谷禾分离装置与动力装置相联结,这种打稻机与传统的打稻机相比,实现了谷禾自动分离,使用较为方便,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和节省劳动力。但是,这种打稻机也还存在一些缺陷。首先,脱粒滚筒脱离下来的粗谷通过料斗落入排料装置和振动筛上,因料斗出口的横截面较小,实际上减少了振动筛的有效工作面积,不便于谷禾迅速分离。其次,在谷禾分离装置上设置一料斗增加了谷桶结构的复杂程度,加大了制作的难度和成本。第三、仅通过振动筛和排料装置分离禾草,效果还不十分理想。小尺寸的禾草仍然有可能随谷粒一起落入谷桶底部。第四、振动筛为运动部件,增加了机械结构的复杂程度、制作难度,使用过程中,故障的概率也加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高一种谷禾自动分离打稻机,这种打稻机结构简单,能自动将谷禾分离,谷禾分离迅速、彻底。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如下设计的:
一种谷禾自动分离打稻机,包括脱粒滚筒、谷桶和动力装置,在谷桶内安装有谷禾分离装置,谷禾分离装置位于脱粒滚筒的下方,其特征在于:谷禾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筛和排料装置,分离筛为筛网状结构,分离筛水平固定于谷桶内壁四周,排料装置是由链条、链轮、链轮轴和刮板等组成,链轮轴沿平行脱粒滚筒轴的方向安装于谷桶内前、后两端,链轮固定于链轮轴靠近谷桶壁的两侧的位置上,链条安装于靠近谷桶壁同一侧的链轮上,刮板为一个狭长的矩形条,刮板的底边两端垂直活动固定于谷桶壁的两侧的链条上,刮板的活动端位于链条围成的空间之外,分离筛位于链条围成的空间之内,分离筛的上表面靠近链条,刮板在两条环形链条上均匀平行排列,刮板为柔性结构,链轮轴中的主轴一端伸出桶壁外,排料装置的主轮固定于该伸出端,排料装置通过主轮与动力装置相连接,所述的排料装置的下方为承接板,承接板水平固定于谷桶内壁四周,承接板的上表面与位于链条下端的刮板相接触,承接板远离打稻操作端的一端有出料口,出料口为斗型,靠近出料口的链轮轴稍稍伸出出料口与承接板的邻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谷禾分离装置的打稻机,由于在脱粒滚筒和谷桶之间设置了谷禾分离装置,可自动分离谷禾。所述的谷禾分离装置,包含了分离筛和排料装置。工作时,脱离下来的谷禾首先落至分离筛,谷粒经分离筛筛孔落至承接板,禾草截流在分离筛上。上半部链条上的单向移动的刮板将截流在分离筛上的禾草排出谷桶外,下半部链条上的单向移动的刮板将落至承接板上的谷粒排至出料口。从而,实现连续分离谷禾。分离筛的筛面占据了整个谷桶相应位置处的横截面,能保证脱粒滚筒脱离下来的带杂禾的谷粒都经过筛面分离,筛面的有效工作面积相应增大,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所述的排料装置由环形曲面构成,环形曲面上安装了可活动的刮禾片。当环形曲面运转时,处于环形曲面正下方的刮禾片借助自身的重力垂直悬挂。此时刮禾片在随筛面运动的过程中,能将截留于分离筛筛面上的禾草耙出谷桶外。在谷禾分离装置之间,不设置漏斗形料斗,一来可以简化谷桶的内部结构,同时,增加谷禾分离装置的有效工作面积,也保证了脱粒滚筒脱离下来的谷粒都经谷禾分离装置进行谷禾分离,还提高了谷禾分离的工作效率。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打稻机能实现谷禾分离,而且谷粒自动落如装谷容器中。只需1人操作,就能将谷粒直接装入容器。分离效果好,劳动效率高。在谷禾分离装置下设置一承接板,但与传统型打稻机的谷桶底部结构相比,结构简单、制作时节约材料。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实施例的主剖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谷禾自动分离打稻机,包括脱粒滚筒5、谷桶8和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包括柴油机3、支架1和主动皮带轮2。支架2固定于谷桶8的一侧,柴油机3固定在支架2上,主动皮带轮2则固定于柴油机3的主轴上,主动皮带轮2通过皮带与脱离滚筒5的从动轮4相连接。在谷桶8内安装有谷禾分离装置,谷禾分离装置位于脱粒滚筒5的下方,谷禾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筛6和排料装置,分离筛6为不锈钢筛网,分离筛6水平固定于谷桶8内壁上,排料装置是由链条11、链轮15、链轮轴13和刮板7等组成,链轮轴13沿平行脱粒滚筒5轴的方向位于谷桶8内前、后两端,链轮轴13通过轴座14安装于谷桶8相应的桶壁上,链轮15通过轴承固定于链轮轴13靠近谷桶8壁的两侧的位置上,链条11分别安装于靠近谷桶8壁同一侧的分别安装于链轮轴13上的链轮15上,刮板7为一个狭长的矩形条,刮板7的底边两端垂直活动固定于谷桶8壁的两侧的链条11上,刮板7的活动端位于链条11围成的空间之外,分离筛6位于链条11围成的空间之内,分离筛6占据谷桶8相应的横截面,以保证脱离滚筒8脱离下来的谷粒全部落在分离筛6上。分离筛6的上表面靠近链条11,这样,刮板7就很容易将截留在分离筛6筛面上的禾草扒出桶外。刮板7在两条环形链条11上均匀平行排列,刮板7为柔性结构,以保证刮板7与分离筛6、承接板17柔性接触,减轻刮板7、分离筛6和承接板17的磨损。链轮轴13中的主轴远离柴油机3的一端伸出谷桶8壁外,排料装置的主轮12固定于该伸出端。脱离滚筒轴10远离柴油机3的一端也伸出谷桶8壁外,传递轮9固定于该伸出端,传递轮9和主轮12通过皮带相连接。所述的排料装置的下方为承接板17,承接板17用于截流从分离筛6落下来的谷粒。承接板17水平固定于谷桶8内壁四周,承接板17的上表面与位于链条11下端的刮板7相接触。承接板17为一块上表面光滑的面板,以便于刮板7与其吻合接触,有利于刮板7将截流于承接板17上的谷粒完全耙出至出料口19。承接板17远离打稻操作端的一端有出料口19,出料口19用于收集刮板7刮过来的谷粒,谷粒经出料口19自动落入安放于出料口19下的容器。出料口19为斗型,靠近出料口19的链轮轴13稍稍伸出出料口19与承接板17的邻边21,使刮板7运动超出出料口19,承接板17上的谷粒能顺利落入出料口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柏军,未经曾柏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95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